A~I为九年级化学所学的物质。已知A为氧化物,C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蓝色沉淀,E为单质,F为浅绿色溶液,F、G、I均为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 ”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式 。(2)B与I之间的化学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3)写出G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中和反应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其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1)上图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的变化曲线。请从曲线图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①图1图象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进行该反应的实验操作是按照图2中的_______(填甲或乙)图所示进行的。②曲线上M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情况是_______。③向烧杯中倾倒20 g(滴有2滴酚酞试液)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再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刚好变为_______色为止,共用去稀盐酸10 g,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要使反应后的溶液变成20℃时的饱和溶液,需要加入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是_______g(结果精确到0.1 g)。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 g。(2)为证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某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根据图示实验,甲同学认为:NaOH与稀盐 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不科学,理由是__________。(3)为探究影响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多少的因素,他们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编号为A、B、C、D、E的五只烧杯中各装入36.5 g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5%、10%、15%、20%、25%的盐酸,再向上述五只烧杯中分别加入40 g 20%的氢氧化钠溶液,最后测量其温度,数据记录如下:实验结论:影响该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多少的因素是_______。
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小兵对“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猜想与假设】a.可能与硫酸的质量分数有关;b.可能与锌的形状有关。【设计并实验】小兵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和不同形状的锌进行如下实验。(1)写出稀硫酸与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2)小兵用下图装置收集并测量氢气的体积,其中量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氢气应从_______(填e或f或g)管通入。【收集证据】(3)要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_______,【得出结论】(4)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价与反思】(5)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可能还受哪些因素影响?设计实验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碳酸钠(2Na2CO3·3H2O2)广泛用于洗涤、纺织、医疗、造纸等。某兴趣小组展开了深入的学习:【资料卡片】:I、制备研究:下图是制备过碳酸钠的工艺流程。请回答问题:(1)操作A的名称是 ,若在实验室完成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和 。(2)生产中,反应及干燥均需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原因是 。(3)加入较多的氯化钠的作用是 。Ⅱ、纯度测定:测定过碳酸钠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部分仪器略去),并进行实验。【实验步骤】:①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将过碳酸钠样品(2.20g)和少许黑色粉末均匀混合后置于装置A中,在量筒中加满水;③连接仪器,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缓缓滴入水;④待装置A中不再产生气泡时,停止加水,并关闭活塞;⑤待量筒中水面不再变化时,记录其中水面刻度;⑥根据数据进行计算。【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4)实验中, ,则开始收集气体。A.刚开始出现气泡时B.当气泡均匀连续出现时C.若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部,复燃时(5)若量筒中收集到气体的体积是224mL(换算后质量约为0.32g),计算过碳酸钠样品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已知:Mr(2Na2CO3·3H2O2)=314,保留到0.1%【反思】:(6)量筒中长导管的作用是
以下是某化学探究的过程。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内容。向NaOH溶液中滴 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蓝色(1)提出问题:是什么粒子使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呢?(2)查找资料:NaOH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大量的H2O、 Na+ 、OH—和极少量的H+ 。(3)猜想:是大量的OH—使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4)实验探究步骤及其说明:①在一支干净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几乎不变色,说明 ;②在一支干净试管中加入2mL氯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几乎不变色,说明 ③ 。(5)结论:原猜想 。(填“成立”或“不成立”)
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对固体猜想】猜想Ⅰ: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Na2CO3;猜想Ⅲ:是NaOH和Na2CO3混合物。【实验和推断】(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 ,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H2O+CO2↑(或稀H2SO4等酸及其对应的化学方程式)。(2)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 (填化学式),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3)若A是CaCl2溶液,当实验现象a为 ,现象b为 ,则猜想Ⅱ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