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图中读出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1)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______mm (2)螺旋测微器的读数_______mm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测定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其中A为滑块,B和C是质量可调的砝码,不计绳和滑轮的质量以及它们之间的摩擦,实验中该同学在砝码总质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改变m和的大小,测出不同m下系统的加速度,然后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就可以求出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1)该同学手中有打点计时器,纸带,10个质量均为100g的砝码,滑块,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细线,为了完成本实验,得到所要测量的物理量,还应有( ) A.秒表 B.毫米刻度尺 C.天平 D.低压交流电源 (2)实验中,该同学得到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如图所示,从清晰的O点开始,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中间4个点没画出),分别记为A.B.C.D.E、F,各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为,,,,,,打点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Hz,则由纸带可得打E点时滑块的速度v=___________m/s,此次实验滑块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在实验数据处理中,该同学以m为横轴,以系统的加速度a为纵轴,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图线,结合本实验可知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_()
某同学利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取6个计数点,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s,其中1、2、3相邻,4、5、6相邻,在3点和4点之间还有若干点,是1、3两点的距离,是2、5两点的距离,是4、6两点的距离,(1)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
(2)点2速度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3)该同学测得的数据,重物(质量为m)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从点2运动到点5过程中,动能增加量为______m,势能减小量为_______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
某同学通过实验描绘一个标有“3V,0.6W”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现有电源(电动势6V,内阻不计)、电流表(0-500μA,内阻1000Ω)、定值电阻R、开关和导线若干,其他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A.电流表(0~250mA,内阻约5Ω)B.电流表(0~0.6A,内阻约为0.2Ω)C.滑动变阻器(0~10Ω,额定电流1.0A)D.滑动变阻器(0~50Ω,额定电流0.2A)(1)为了测定小灯泡上的电压,可以将电流表串联定值电阻的阻值R=_______Ω,将其改装成一个量程为3.0V的电压表(2)为减小测量误差并便于操作,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选填器材前的字母)(3)如图甲是实验器材的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请补充完成图甲中实物间的连线,(4)某同学在实验中测出9组对应的数据,已在图乙坐标中描出相应的点,请在图中作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果将这个小灯泡接到电动势为3.0V,内阻为5.0Ω的电源两端,小灯泡消耗的功率是______W(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某小组完成一系列实验操作后,得到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图中O是打点计时器打的第一个点,用刻度尺测量连续的计时点A.B.C.D.E、F到O点的距离分别是(1)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可求出B.C.D.E各计数点对应小车的速度,其中E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为=___________,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用和T表示)(2)测出重物下落的高度h和小车运动的速度v,并用天平测出重物和小车质量分别为M和m,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验证系统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利用测出的数据作出图像如图丙所示,则当图线的斜率接近___________时,即可验证系统机械能守恒(3)本实验中产生的误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
在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质量为m=1.00kg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O为第一个点,A、B、C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连续点中的三个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9.80 m/s2,那么:(1)从O点到B点,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________ J,动能增加量ΔEk=________ J(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2)若测出纸带上所有各点到O点之间的距离,根据纸带算出各点的速度v及物体下落的高度h,则以为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的图象是下图中的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