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如图中将某区域划分为九个方格,数字“1”、“2”、“3”分别表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水域,则可通过这些数据来分析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根据该图、表1,回答第13题。若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该区域海拔(米)如表1所示,则此地最可能位于( )
下图为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 )
材料所示的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下图为“某沿海地区甲处海域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若甲处在纬度30°附近,则该处洋流可能是( )
若甲处受洋流影响,等温线数值T2>T1,则该处可能在( )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考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上图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计划将图2中A.B.C.d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该地应选在(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下图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某年七月,一艘油轮在该岛以东附近海域泄漏大量原油,油污带可能漂向( )
岛上许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反映了该岛的气候特征是( )
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图,完成下题。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