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这在共和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1)哲学派别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什么?它们的基本观点分别是什么?(2)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谈谈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必要性。
新华网近期一项“你最愿意用什么渠道参与反腐”调查中,高达75%的受访者选择用网络曝光,而选择通过信访、审计等官方渠道的不足10%。网络反腐走红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一反腐模式目前还良莠不齐,亟待规范化法治化。领导人上网了解民情,政府上网公开政务,公民上网表达意见等种种现象表明,互联网上的“政治互动”,不仅改变着政治信息的传播方式,也日渐深入的改变着政治生态环境。运用公民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重视网络民意、发挥网络监督作用的原因。
简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材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结合材料,说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在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中行使的职权及其作用。
响应十八大“美丽中国”号召和“生态立省,美丽浙江”的精神,我省J市高一(1班)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获得相关资料如下:材料一:“史上最脏”给“美丽中国”蒙上阴霾,也给我们敲响警钟,建设生态文明,呵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已刻不容缓。环境将成为国家崛起中最大障碍,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真相”。广大民众埋怨声起,纷纷指责政府不给力。材料二:我省J市的政府实施“做好加减乘除,建设生态文明城”的顶层设计。做好加法——加大投入,造林绿化,增加绿量;做好减法——整治污染,节能减排。做好乘法——提高质量,循环再生;做好除法——加强审批,强化效益。同时要求践行公民行动,守望天蓝、地绿、水净的家园,并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美丽家园而出谋划策。结合材料一、二,运用 “公民和政府职能”的有关知识,说明浙江省J市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城。
我国在“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和落实过程中,始终把民生问题的解决作为重要目标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0年3月到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进行了规模空前的专题调研。此次调研涉及14个课题,78位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部分全国人大代表,赴全国22个省、区、市,开展历时4个多月的调研,形成15个专题调研报告。2010年8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了专题调研工作情况的报告。其中,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在报告中深入研究了“十二五”期间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和政策措施等重要问题,并建议国务院配合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与改革,合理确定政府性收入的总规模和总收入,实现政府收入、企业收入和居民收入的合理均衡增长。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1)全国人大常委会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进行专题调研并对政府提出了相关建议,这一过程蕴涵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有人认为,“解决公平问题是政府的责任”。结合材料一中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建议,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阐述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3)中共中央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假设你是某市的市委书记,你将如何为保障和改善当地的民生事业尽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