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为“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将图中所缺的导线补接完整。如果在闭合电键时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了一下,那么合上电键后,以下操作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将A线圈迅速插入B线圈时,灵敏电流计指针将向____(填“左”或“右”)偏一下;B.A线圈插入B线圈后,将滑动变阻器触头迅速向左拉时,灵敏电流计指针将向____(填“左”或“右”)偏一下。
利用图示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由于摩擦和空气阻力的影响,物体减小的重力势能总会 物体增加的动能。( )
某同学为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他的操作步骤是:① 摆好实验装置如图。②将质量为200g的小车拉到打点计时器附近,并按住小车。③在质量为10g、30g、50g的三种钩码中,他挑选了一个质量为50g的钩码挂在拉线的挂钩P上。④释放小车,打开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打出一条纸带。(1)在多次重复实验得到的纸带中取出自认为满意的一条。经测量、计算,得到如下数据:①第一个点到第N个点的距离为40.0cm。②打下第N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1.00m/s。该同学将钩码的重力当作小车所受的拉力,算出: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 J,小车动能的增量为 J。(取g="9.8" m/s2)(2)此次实验探究结果,他没能得到“恒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且误差很大。显然,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忽视了各种产生误差的因素。请你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装置和操作过程帮助分析一下,造成较大误差的三个主要原因是:
如图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现有的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铁夹的重锤、天平.回答下列问题(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2)利用图示装置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和下落高度。某班同学利用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a. 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并测出下落时间,通过计算出瞬时速度.b. 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并通过计算出瞬时速度.c. 根据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并通过计算出高度.d. 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根据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以上方案中只有一种正确,正确的是 。(填入相应的字母)
如图,是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功和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小车是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再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 次、第3次重复实验。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是均匀的(如下图所示),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 (选填“AE”或“FK”)部分进行测量.(3)处理数据时,以第一次实验时橡皮筋做的功W为单位,作出W-v图象,下列哪一个是符合正确实验操作条件下实际情况的
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中:(1)甲同学利用水平放置的气垫导轨做的实验,如图所示,图中A、B装置叫 ▲ ,其作用是 ▲ 。(2)乙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在小车1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1使之作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2相碰并粘合在一起,继续作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1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50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①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标在图上,A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 ▲ 段来计算小车1的碰前速度,应选取 ▲ 段来计算小车1和2碰后共同速度(以上两格填AB或BC或CD或DE)。碰前小车1的速度vA= ▲ m/s;碰后小车1和2速度大小vAB= ▲ m/s。②已测得小车1的质量m1=0.40kg,小车2的质量m2=0.20kg;经探究后,碰撞前的不变量为__▲_;碰撞后的不变量为____▲___。(用题给字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