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
南墙暖
张大勇
①老家私塾先生张仲儒留下一句话:十层棉被窝,不抵南墙暖。孩年,常听到大人们将此话像取暖似的在冬天里反复使用,就追问是什么意思,祖父咧开嘴巴,逼近我的脸,嚷嚷着:什么意思?就是“晒太阳”呗!我似懂非懂地“哦”了一声,来到南墙下,仰起小脸,突然就觉得阳光像瀑布似的裹头盖脸地抱着我,一股煦暖由外及内。
②就像一场朔风呼呼刮过,时光回流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寒冷的冬季,一俟遇上晴朗之日,早晨或者午后,张舍庄上一户户倾巢而出,依偎着南墙,或立或坐或蹲,晒起太阳来。彼时,农房一律土垒,土墙吸纳暖洋洋的阳光,寒冷中的农人就有了厚实的依靠;当头是温煦的阳光,前心后背、发梢脚踝,上下通泰,恰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负冬日》一诗中所述:杲杲东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风生肌肤。初如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陪同我们晒太阳的,有南墙上悬吊着的成串的红辣椒、红薯干、玉米棒等,还有鸡鸭猫狗等家禽家畜。家境稍好的人家也能晾出一挂挂咸鱼腊肉。
③诗人余笑忠说:“寒冬在加深/一群乡村小学的孩子/在墙角彼此撞来撞去/我们就这样取暖。”被誉为“小猴子”的村童绝对不会安分的。我们贴着南墙,铆足劲玩起“挤麻油”的游戏。暖融融的南墙根下生机翻腾。我们笑呀叫呀,原本打瞌睡的老年人睁开眼,看着我们快活,间或嗔骂上两句。看我们热闹得可以,小猫小狗也会凑了过来,在我们的裤裆下钻来钻去。有时一方力薄,被对方挤得节节败退,殿后的那位自恃力大的小家伙企图作最后的挣扎,无奈大势已去,独木难支,被敌我两方人马压在最下面,一干小家伙摞成了人堆,压在上面的家伙十二分地开心,一边受用着胜利的快乐,一边还抖动着身子意欲形成压力传输体系,让败军之将饱受一下被征服被压迫的滋味。就像码着一摞的快乐,倒下来的还是一堆快乐一样。我们在大人的拉扶下,先后站起身来,用小手掸拍着屁股及屁股上下的尘土,一脸的嘻嘻哈哈,不计前嫌。再看看二胖子头上热气缭绕,他的祖父拉过他,直起两指从后颈向下探试,嘴里呵斥道:“皮死了!后背湿漉漉的,不要感冒了!”二胖子咧着嘴巴,望着大家傻笑一番后,趁祖父与他人唠嗑时,又伏在地上、撅起屁股,与玩伴拍起纸牌来。
④村童消停下来,大人们自然也就由观众向主角转换,进入“谈话节目”,唠嗑的内容天南地北,海阔天空:谈婚论嫁,褒良评恶,国家大事,鸡毛蒜皮,今年的收成,明春的开播……间或伴之咳嗽声和感叹声,还有一两声因村头来了生客而响起的狗吠。这是农人冬闲日子里最为放松与悠然的辰光,用乡村诗人冬桦的话说,“乡人的幸福时光,浮在摄氏零度的上面,在农舍的南墙根绽放。”
⑤后来进了城,南墙依在,只是城里没有“晒太阳”的场面。有时下班在凛冽中匆匆回家,无意瞥见一所学校大门外朝南的墙根下,几位卖小吃的农妇蹲在阳光里的情景,一下子就唤起我的记忆再度“返乡”。去冬,我回了一趟老家,感到张舍庄上格外空寂,是放寒假的时候,不少孩子到父母打工所在的城里去“过几天好日子,看几眼好风光”,有的人家春节才能赶回来团圆。守村的只是一些老者和妇女。在村口张春勤家的门前,我看到他的年逾八旬的父亲独坐在墙根前,一声不响,把自己静静地摆在那儿似的坐着,寒风轻漾,老人家萧疏的白发袅然,显现出一丝丝生机。
⑥春勤家的门庭坐北朝南,他的曾祖父正是老私塾先生张仲儒。
(摘自2009.08.27《文学报》,有改动)
第①自然段中划横线的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文中描绘的儿时的乡村生活具有什么特点?作者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描绘儿时乡村生活的?
第④自然段中划横线的句子是什么意思?联系文本说说你的理解。
第⑤自然段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