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语文
  • 题型 文言文阅读
  • 难度 中等
  • 浏览 1773

课外文言文阅读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①,北音清越,桴②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③,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④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⑤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⑥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释:①函胡:通“含糊”,重浊而模糊。 ②桴:鼓槌。 ③栖鹘:宿巢的老鹰。
④噌吰:形容钟声洪亮。 ⑤涵澹澎湃:波浪激荡。 ⑥窾坎镗鞳:击物声和钟鼓声。
对下列文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①微风鼓浪    鼓:振动,这里有激起的意思   ②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虽:连词,即使。
B ①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徐:慢慢地。 ②自以为得之矣        以为:认为。 
C ①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适:往,赴,动词。  ②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殆:危险。
D ①至莫夜月明    莫:同“暮”,傍晚。       ②空中而多窍          窍:窟窿。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②送之至湖口     ③徐而察之 ④汝识之乎    ⑤周景王之无射也

A.①③用法相同,②④⑤用法相同。 B.①②③用法相同,④⑤用法相同。
C.①⑤用法相同,②③④用法相同。 D.①②③④⑤用法各不相同。

下列句子中,属于宾语前置句式的一项是    (       ) 

A.今以钟磬置水中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D.得双石于潭上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带有调查、考辨性质的游记。作者之所以想要探究石钟山命名的原因,只不过是对李渤的观点有所怀疑。
B.月夜来到绝壁下,作者看到的景象和听到的声音令他觉得心惊肉跳,甚至一度产生了动摇,想要放弃此次行动,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
C.作者认为石钟山名字的由来,是由于微波冲击石洞和风浪冲击大石的小孔而发出了类似钟鸣之声。这和郦元的看法倒颇为接近。
D.作者并非单纯记游,而是将月夜游江提升到一种理性的高度,悟出“事不目见耳闻”就不能“臆断其有无”的道理。

翻译文中加下划线的句子
(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课外文言文阅读石钟山记苏轼《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