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 的关系.(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 的关系.(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 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 像.
学习电磁感应现象后,小昌同学想进一步探究感应电流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他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让导体棒 a b 在U形磁铁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而产生感应电流,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磁场强弱(磁铁个数)
1个
2个
3个
导体切割磁感线速度
慢速
中速
快速
电流计指针偏转格数
1格
2.5格
4格
2格
3格
(1)比较1、2、3三组数据,可以探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切割磁感线速度的关系。当磁场强弱一定时,导体切割磁感线速度越_____,感应电流越大;
(2)比较_____三组数据,可以探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磁场强弱的关系。当导体棒切割磁感线速度一定时,磁场越_____,感应电流越大。
小红想探究水和砂石的吸热性能,取初温相同的水和砂石,分别盛放在规格相同的烧杯中,用同一盏酒精灯对它们分别加热,同时搅拌水和砂石,使之受热均匀。在相同加热时间内,比较它们温度升高的情况。
(1)除以上条件外,还要求水和砂石的质量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温度为_____ ℃ ;
(3)通过实验发现,在相同加热时间内,水升高的温度比砂石的小,说明_____的吸热性能更好;
(4)由此可以解释沿海地区比沙漠地区昼夜温差_____的现象。
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力将钢球推出,让钢球瞬间获得速度并向右运动,钢球跟弹簧碰撞后把弹簧压缩。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来比较钢球动能的大小;
(2)保持钢球的质量不变,推出钢球的速度越大,弹簧被压缩的程度也越大。表明:物体的动能大小与_____有关;
(3)换不同质量的钢球,以相同的速度推出,钢球的质量越大,弹簧被压缩的程度也越大。表明:物体的动能大小与_____有关;
(4)本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填其中一种即可)。
某同学做“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她把半圆形玻璃砖固定在圆盘中心,让激光束沿圆盘半径入射到玻璃砖圆心处,激光束经玻璃砖折射后从半圆弧边射出(如图所示)。旋转圆盘,多次改变激光束入射角度,观察折射光线方向并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入射角
20 °
30 °
60 °
75 °
折射角
13 °
19 °
28 °
35 °
40 °
(1)做第三次实验时,忘了记录入射角的数据,结合图可知,此时的入射角为_____ ° ;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表面时,折射角_____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_____。
实验小组的同学们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为 6 V ,滑动变阻器规格为“ 50 Ω 2 A ”,现有 5 Ω 、 10 Ω 、 15 Ω 、 25 Ω 、 30 Ω 的定值电阻各一个。
(1)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连接完整。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
(3)在该实验中,若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则闭合开关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情况是__________。排除故障后,接入 5 Ω 的电阻,移动滑片 P 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_____ A ,电压表示数为 U 1 。
(4)将 5 Ω 的电阻分别换成 10 Ω 、 15 Ω 、 25 Ω 、 30 Ω 的电阻,继续实验。小明发现当定值电阻为 30 Ω 时,无法完成实验。为了让 30 Ω 的电阻也能完成实验,他设计了如下三个调整方案,其中错误的是_____(选填“A”、“B”或“C”)。
电源电压不变,在电路中多串联一个 10 Ω 的电阻,其余操作不变
U 1 不变,改变电源电压,电源电压的取值范围是 2 V ~ 4 . 4 V
电源电压不变,改变 U 1 的大小(视需要可改变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 U 1 的取值范围是 2 . 25 V ~ 6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