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某中学社团在暑期进行网上模拟联合国亚欧非考察活动,图表示该次考察活动区域和活动路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比较③⑤两地气候的差异。(2)②、③两地的自然带分别是 、 ,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3)③→④→⑤气候变化带来自然带的相应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特征,自然带的这种变化反映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4)①地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 。
为配合国家“送交通进山区”政策,某工程队在山区地形图中设计了施工的公路。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字母B所在区域代表的地形是 ,D点的海拔为 米。(2)A处陡崖的高度差可能为( )
(3)公路的延伸方向是 。(4)你觉得这样修筑公路合理吗?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分)
南部苏丹已正式从苏丹分离,成立南苏丹共和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南苏丹首都朱巴位于北京(40°N,116°E)的________方向。(2)甲、乙两幅图相比较,比例尺较大的是图____________;若图甲中②地和③地的图上距离为2.22厘米,则图甲的比例尺约为________________(数字式)。(3)结合图中信息,描述南苏丹的地理位置特点。
读图1-3-13中的甲、乙两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9月23日前后到12月22日前后,地球运行在甲图公转轨道的___________________上。(2)此时期太阳直射点移动在乙图的___________________线上。(3)此时期北极圈内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4)此时期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___________________。(5)太阳直射点在23°26′N—23°26′S的周期性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___________________。其周期为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年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上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 )A.∠XOF B.∠TOF C.∠FON D.∠TON(2)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ST与EF之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带。(3)当太阳直射点由MN向北移动到EF,再由EF向南移动到MN的过程中,S′T′及其以南的范围内,极夜现象出现的地区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假定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据此和图1-3-12所提供的相关信息,完成下列问题。①请在图中合理的表示出此季节全球的昼夜状况,并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②根据你所学的内容,按照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合理排列T、S、F、N四点____________________。③根据你所学的内容,按照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合理排列S、F、N、F′四点,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现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这时在地球上将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有(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B.各地全年总是昼夜平分C.各地气温都无日变化D.各地都无四季变化E.无大气环流现象F.自然地理环境无区域差异(6)假设黄赤交角由现在的23°26′变为35°,这时,地球上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自_____________________(纬度)向南、北降低;在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中,范围将扩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图中表示澳大利亚某地太阳升起到中天和降落的路线,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上方格内注出东、西、南、北四个方位。(2)分析A、B、C三条路线哪条代表当地6月的太阳升起和降落的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