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分析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某区域示意图。材料二: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每年的8月底到11月初需要大量采摘棉花的季节工,其需求量大约在50万人左在,其中以河南和四川农民工最多。(1)描述图示中部区域交通线路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影响其形成的区位因素(2)该区域成为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区位条件是什么?简要分析摘棉季节工的流动对图示区域和输出区的益处。(3)T处为我国一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起点,简述该工程对T所在省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读“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回答:(10分)(1)若A地气温为25℃,随着高度变化,B地气温在____℃ 以下。(2) 图中干流大致流向__________________ ,a、b两条支流,水流较平缓的是_______ 。(3)图中D点和E点相对高度的最大可能为
(4)在图中河流拟建一水电站大坝,请用斜线标出最佳坝址。选址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5)计划在甲乙两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经过丙处还是丁处比较合理?_________为什么? (6)图中BD为一条剖面线,作出沿线的地形剖面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共9分)(1) 图中A处以________工业为主导,该工业按其主导因素应属于________导向型工业。(2)B工业区经济的基础是________工业,目前正在大力发展________等产业部门。(3)C工业区的生产规模以________型企业为主。(4)D处布局钢铁工业,考虑的主导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意大利工业区的生产方式可以在我国乡镇企业中推广,对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借鉴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共6分)(1)请分析改革开放前,四季青作为北京市蔬菜生产基地的原因。(2)试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是什么因素的变化促使海南岛成为北京蔬菜生产基地?(3)海南岛与山东寿光相比,蔬菜生产具有什么自然条件上的优势?
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1)从经济学发展水平看,A国属于________国家,B国属于________国家。A国家人口增长属于________模式,B国家人口增长属于________模式。(2)从人口的年龄构成看,A国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B国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上述人口问题对两国的人口增长及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完成下表内容:
图1为不同季节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2为世界海陆分布图的局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1)气压带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2)画出C所在风带的风向,其盛行风向是_______________。(3)B、C之间的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在该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E处为_______________气候。(4)甲、乙两图中表示北半球冬季的是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5)当D处受C带控制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