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注:① 2006年到2009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1.4%,2010年上半年增长11.1%。②2010年财政收入为预期值,各项支出为预算支出。材料二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央财政向民生领域倾斜力度逐年增大,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突出的亮点之一。“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公共财政向民生领域的倾斜力度。(1)分别描述图1、(含注)图2反映的经济信息,并揭示两图之间的内在联系。(2)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我国加大公共财政向民生领域倾斜的重要意义。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山东省委、省政府将进一步转方式调结构,努力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为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2010年10月,山东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17市进行了实地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山东省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深化了对转方式调结构的认识。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分析山东省委开展调研工作的合理性。
食品质量安全可以说是一个老话题,国家尽管为此制定一系列的法规、政策文件,也处分了一些有关人员。但是假冒伪劣商品仍日益横行,有日益蔓延和扩大的趋势。2011年3月15日央视报道河南孟州市等地养猪场在饲料中非法添加“瘦肉精”,而这些猪却顺利地通过了多个政府部门的监管,顺利进入市场,甚至进入著名肉食品企业双汇公司旗下的济源双汇食品公司。该报道刊发后,食品质量安全再一次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关注。河南省孟州市、济源等地的“瘦肉精”犹如一记重拳,击中了全国最大的肉制品企业双汇,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曝光后双汇销售几近停滞,10天来双汇销售已经损失10亿元,然而“瘦肉精”事件对于双汇的影响还远不止于此。请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分析上述材料。
材料一 2009年12月7日-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哥本哈根开幕。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1.5万名各界代表在具体减排目标和资金等两个议题上争吵不休。发达国家认为:地球只有一个,发展中国家须“行动起来”参与减排活动。发展中国家则认为:气候恶化都是发达国家造的孽。中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45%的行动目标。发达国家向中国提更多要求是不合理的,中国采取的自主行动没有任何谈判余地。材料二 节能降耗,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政府部门要抓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也是全社会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在国际关系中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共产党、我国政府、我国公民在节能降耗上应分别承担的责任。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35个选举单位选举产生,共2987名。第一次会议于2008年3月5日上午开幕。会议先后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两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报告,审查并通过计划报告、预算报告。会议还审议并通过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选举出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并决定了国务院总理、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人选,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以及决定十一届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的设立及其组成人员的人选。同时大会共收到代表们针对医疗、住房、教育、安全、环保、 “三农”等问题的数千件议案和批评建议。上述材料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知识?
材料一:下表是“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
材料二:已开启的“十二五”,将致力于全面均衡发展和收入分配改革,保持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控制收入差距扩大,在“十二五”中实现“国强”到“民富”的转变,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由“国强”到“民富”的“美丽转身”。请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分)结合材料二,从我国经济制度的角度说明怎样由“国强”向“民富”转变,实现经济社会的“美丽转身”?(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