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选择题每题2分,共15分)
始得西山宴游记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到则披草而坐披:分开 |
B.过湘江,缘染溪缘:沿着 |
C.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施施:姿态柔和的样子 |
D.心凝形释释:解除束缚 |
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
B.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
C.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
D.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
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
B.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C.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故为之文以志 |
D.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
选出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的活用类型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 )
A.入深林,穷回溪(形容词作动词,意思是“走到尽头”) |
B.望西山,始指异之(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奇特”) |
C.箕踞而遨(名词作状语,意思是“像簸箕一样”) |
D.日与其徒上高山 (名词作状语,意思是“天天”) |
从句式特征看,与“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
A.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
B.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D.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
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文中作者用“怪特”、“特立”来形容西山的特点,这一特点也恰好映衬了作者虽遭挫折、磨难,却孤高傲世、不甘沉沦的人格之美 |
B.“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表达的是一种“物我相融,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一境界是作者游览西山而给他带来的心灵启迪,作者因此忘却了烦扰,获得了精神慰藉 |
C.为了表现“西山”的美好可爱,作者在描写“西山”时,综合运用了对比、衬托、象征等表现手法如作者以“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来反衬“西山”的高大挺拔 |
D.这段文字在描写“西山”的景物时,对形容词和动词的选择运用简约而精当、准确而传神将西山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地刻画出来,富于动态美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