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周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 “除井田,民得买卖”,直接反映了
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一变化说明( )
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据此可知,梭伦( )
反对奴隶制度
主张权利平等
抨击贫富差别
具有人文精神
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用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
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如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 "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
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