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②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 ③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别 ④形成相对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
如果让王阳明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的共识应该是 A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 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 知和行都产生于心 D 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A 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B 朱熹继承并发展了儒家学说 C 朱熹的贡献比孔子大 D 朱熹的理论比孔子学说更科学
董仲舒认为:“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这一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 “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B “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君权神授”
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A 儒家的思想 B 道家的思想 C 墨家的思想 D 法家的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有①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 ②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 ③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④“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