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规定在济贫院,受救济者必须劳动才能得到生活必需品。院内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劳动极其繁重,贫民望而却步,被称之为劳动者的“巴士底狱”。对此法案评价不正确的是
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洋务派的哪一活动符合上述思想( )
据记载,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1867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的4-8倍,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 )
我国工业化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我国工业革命最早始于( )
下图中四条曲线反映了我国1840~1956年四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D曲线代表的是何种经济形式( )
下列关于外资经济、官僚经济、洋务经济、民族资本等成分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体现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半殖民地化 ②存在着前后继承的关系③客观上都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④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