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1)(祖父病危是陈姨太)责备觉慧道:“三少爷,你这样大,也该明白事理。你爷爷病到这样,你还要惹他伤心!”她还记得昨晚上的那件事。“昨晚上的那件事”指什么事?请简述。(2)欧也妮进房把烛火放在桌上,声音发抖地说:“弟弟,我做了一件非常对不起你的事;但是要是你肯宽恕的话,上帝也会原谅我的罪过。”欧也妮做了什么对不起她堂弟的事?紧接着发生了什么?请简述。
以下选段主要体现了孔子的哪两种重要思想(原则)?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答:
概括题(4分,各1分)《论语》《孟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其中大量的语言已转化成今天的成语。请从以下选段中,各提炼出一个成语。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⑵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⑶孟子曰:“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 )⑷孟子曰:“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
对以下选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弒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弒君也。” (《孟子·梁惠王下》)
阅读下面从《家》(巴金)、《巴黎圣母院》(雨果)中节录的片段,分别说出其描写的人物。①“发鬓垂在两只耳边,把她的鹅蛋形的面庞,显得恰到好处。整齐的前刘海下面,在两道修眉和一根略略高的鼻子的中间,不高不低地嵌着一对大眼。这对眼睛非常明亮,不仅给她的笑脸添了光彩,而且她一走进来,连这个房间也显得明亮多了。”(《家》)( )②“她这样想着,就定下了最后的决心。她又感到一阵心痛。她紧紧地按住了胸膛。她依旧坐在那里,她用留恋的眼光看着黑暗中的一切。她还在想。她所想的只是他一个人。她想着,脸上时时浮出凄凉的微笑,但是眼睛里还有泪珠。”(《家》)( )③“她那双安达路斯式的小脚,穿着精美的鞋,显得小巧自如。她在一条随便铺着的旧波斯地毯上,飞舞着,旋转着,每当她转过身来的时候,每当她光辉的形象经过你面前的时候,她那乌黑的大眼睛就朝着你一闪。”(《巴黎圣母院》)(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①;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选自《孟子•告子上》) 【注释】①颡(sāng):额头。 孟子在这段话中围绕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孟子这一观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