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天花寺(宋)吕夷简贺家湖上天花寺,一一轩窗向水开。不用闭门防俗客,爱闲能有凡人来?注:贺家湖:又叫鉴湖、镜湖,在今浙江绍兴市南。唐开元中,著名诗人贺知章还乡为道士,“求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有诏赐镜湖剡川一曲”(《新唐书·隐逸传》)。(1)诗人主要是从哪个角度来写天花寺的?在诗人笔下,天花寺的环境具有怎样的特点?(2)诗的后两句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书边事 张乔① 调角②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③,白日落梁州④。 大漠无兵阻,穷边⑤有客游。 蕃情⑥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注:①张乔,唐朝诗人。②调角,即吹角。③青冢,昭君墓。④梁州,当指“凉州”。⑤穷边,极言边塞地区的广漠。⑥指吐蕃族人民的心愿。 首联描绘的是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倚”字用得妙,妙在什么地方?末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4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望 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第二联中的“钟”与“割”字极为传神,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结合全诗,请简要分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含义及作用。
阅渎下面的宋涛,然后回答问题。游月陂宋•程颢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水心云影闲相照,珠下泉声静自来.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1)“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2)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①柳宗元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注释:①柑为橘树一种。本诗写于作者贬官柳州时期。②皇树,即橘树。屈原〈橘颂〉中有“后皇嘉树,橘徕服兮”之句。③三国时丹阳太守李衡曾想通过种橘发家至富,给子孙留点财产。8.诗中哪个字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情感?结合诗句分析颈联中用何种手法抒发了这种情感?9.对诗的尾联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作者希望橘树成林,清姚鼐则说作者“恐见(柑)这成林也。”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题。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①。 [南宋]辛弃疾青山欲共高人②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注释】①这首词写于淳熙元年(1174年)的春季,当时,辛弃疾任江东抚司参议官,是江东留守叶衡的部属。叶衡对辛弃疾颇为器重,后来他升任右丞相兼枢密使,立即推荐稼轩为“仓部郎官”。写此词时,叶衡尚未作“丞相”,题目云“为叶丞相赋”,是后来追加的。②“高人”,指叶衡,即叶丞相,南宋主战派人物,很有才干。8.这首词上片画线/子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答: 9.有人认为“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表现出诗人的豁达,有人则说表现的是诗人沉重的忧伤。你的看法怎样?为什么?请联系全诗说明。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