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2 分)(1)丙地区自然带为 带,其成因主要是 。(2)南美洲西海岸,从甲处到丁处自然带分布特征是 ,其 形成因素主要有 、 。(3)在甲、丁两处东侧山地,海拔相似,但垂直自然带分布差异显著,其主要表现有 、 、 等方面,形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2003年,全国有40多个大中城市地面下沉,其中尤以沿海大城市沉降现象最为明显,每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百亿元人民币。材料二 2003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了2.5毫米,高于全球海平面上升速率,且有逐年加快的趋势。(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沿海大城市地面沉降的主要人为原因。(2)试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的原因。(3)从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角度分析,沿海城市地面沉降应该属于那一种人为自然灾害?请简要列出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说明你的判断理由。(4)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给沿海带来的主要危害有哪些?可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材料 我国河流一半污染 目前我国因污染而不能饮用的地表水占全部监测水体的40%,流经城市的河段中78%不适合作为饮用水源,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64%的人正在使用不合格的水源。据水利部门对全国约。700条大中河流近:100 000千米河长检测的结果表明:我国现有河流近一半的河段受到污染,l/10的河流长期污染严重,水已失去使用价值。由于污染严重,目前淮河上游一半支流的河水完全失去利用价值,干流在枯水期完全不能利用的水占62.5%。水资源占全国总量12%的珠江由于污染也出现缺水,不少河道发黑、发臭。进入90年代,长江流域的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占全国年均排污量的40%,上海市的取水口已由昔日的黄浦江伸向了长江干流中心。(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河流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2)河流污染有什么危害?(3)根据我国河流污染的现状,谈谈防治措施。
根据图文材料(图(a)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图(b)为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胜利油田在渤海采取“海油陆采”的方式开采石油,即建设自海岸线向海中延伸的入海道路,在入海道路的末端建设人工岛,并在岛上钻井开采海底石油,这种开采方式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材料二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广东省将深圳市划为优化开发区域,将汕尾市和英德市划为重点开发区域。深圳市计划转出化学、造纸等行业的部分企业,汕尾市和英德市为承接深圳市转出企业的备选地。(1)简析“海油陆采”一般在什么自然条件下进行。(2)分析深圳市需转出企业的主要原因。从环境承载力和运输条件角度考虑,判断深圳市转出企业应转至何地并说明理由。(3)从自然条件角度,说明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与珠江三角洲相比的有利条件和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该图是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和P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材料二 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海拔4 093米)的昆仑站成功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光学望远镜AST3-1,用于对超新星、太阳系外行星、瞬变天体的研究。(1)昆仑站所在地区大气透明度极佳,其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在________时期,可以用光学望远镜24小时不间断地对星空进行天文观测。(2)我国南极昆仑站建有象征国家权益的地理测绘标志,可精确测量该标志地理坐标和海拔高度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_____。(3)科考船往返中山站和乌斯怀亚港之间可能遇到的困难有_______、________等。(4)分析P大陆自然带分布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说明其主要影响因素。(5)P大陆热带草原带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试分析其有利条件。
(12分)对自然条件的适度改造和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事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黄河上游区域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分布图材料二 这里有色金属丰富,被称为我国有色金属长廊。图中A山脉是我国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图中B地区农业发达。(1)说出甲区域河流的开发利用方向并分析其原因。(4分)(2)分析该地区成为我国有色金属长廊的理由。(4分)(3)针对图中B区域水稻种植业生产,有关专家认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