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很多企业面对低碳经济发展机遇摩拳擦掌,却面临资金、技术等困难。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而且少数发达国家还垄断着低碳经济核心技术,不愿转让。为推动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国家强化了宏观政策支持,包括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研发投入低扣所得税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国际合作等,从而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企业面对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应怎样实现自身发展。
材料一 中国传统道德十分重视荣辱观念,有不少思想家都有过关于荣辱的论述。如强调“好荣恶辱……乃君子、小人所不同也”,“不知荣辱乃不成人”,“宁可毁人,不可毁誉”,认为荣辱问题事关人格问题。古代荣辱观强调以“仁”、“义”为界限,“仁则荣,不仁则辱”,“由义为荣,背义为辱”。材料二 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需要,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它成为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必将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发展。阅读以上两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中国古代荣辱观是什么关系?(2)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体现了文化创新的哪些道理?
材料一:2010年国庆节,世博园内出现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清晨,56个民族、56名志愿者,作为一个特别的方队参与在园区举行的国庆升旗仪式,为祖国祝福,为世博喝彩。之后,他们来到世博轴的平台上为游客提供参观问询服务,56名代表身着各自的民族服装,佩戴统一的标识,服务热情、专业,获得了游客的一致好评。值此新中国成立61周年之际,56个民族代表同心同力,弘扬志愿者精神,为社会主义祖国的生日送上了最真挚的礼物。 材料二: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李桂林、陆建芬19年撑起悬崖小学。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材料三:《感动中国》感动了所有的中国人,它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弘扬了主旋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材料中所体现的时代主旋律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文化?它的基本内涵是什么?(2)、青年人肩负着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使命。请你就怎样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实际提出几点措施建议。
2010年8月7日夜22点左右,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面对灾难,“舟曲挺住”的声音时常听见。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风雨同舟,“挺起不屈的脊梁”,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的生死大救援。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我们该如何理解“挺起不屈的脊梁”,我们怎样“挺起不屈的脊梁”。
材料: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某同学认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会妨碍文化多样性发展”,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请对此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愈来愈凸显,这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竞争。文化软实力对内要解决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问题;对外要解决阐释力参与力问题。 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是凭借文化的独特性和内聚力立身于 世界民族之林中。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基因身份证”。一个社会如何才能有活力?从最基础来看,物质利益是一个社会往前走的动力。但是当物质利益满足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起作用的就不是物质利益,而是价值追求了,只能靠文化来产生。对外要解决阐释力。要对国际社会解释中国社会发展的正当性 ,靠什么解释?意识形态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把文化的全部功能属性发挥出来,多层面、全方位去“风雨化人”。其次是解决参与力问题。现代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仅要成为世界文化百花齐放中争奇斗艳的一枝奇葩,更要成为世界文化演进中大有作为的参与者。为世界文化注入“中国元素”,提供“中国理念”。 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如何提高中华文化阐释力和参与力?(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