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的一个重要表现。在上海,为了迎世博,市政府在广泛征集民意的基础上,重点组织了城市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开展了“世博进社区”、“世博企业行”等系统主题宣传活动;还组织了“文明交通”“文明餐饮”和“邻里一家亲”等主题实践活动,努力营造文明的软硬环境迎接世博会;2千万上海市民都是东道主,人人都是“志愿者”。上海世博会入选世界上志愿者人数最多的世博会。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上海市民应该如何努力为世博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当前青少年网瘾问题已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有专家认为:“有目的地接触网络,在虚拟世界中得以放松,获得快乐,是孩子的权利。网络存在于现代社会,教会孩子们如何选择,用何种标准选择才是最重要的教育方式。”材料二 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问政”应运而生。从政府网站开通,到地方领导留言板、“民生博客”的设立,“网络发言人”的诞生,各地政府借助新兴传播手段,关注、回应舆情民意更为积极,更为规范。(1)阅读材料一,从政府职能角度,谈谈政府应如何使青少年在虚拟世界中得以放松,获得快乐。(4分)(2)结合材料二,谈谈政府还可以如何利用网络行使权力,为民服务。(8分)
材料一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材料二 某著名网站在主页显著位置推出了以“全国人大会议,您关注什么?”为题的网上调查。仅十天时间,就有20余万名网友给予关注。调查显示“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列入“网友最为关注问题”前十位之一。材料三 网友赵永昌在信中写道“展开网上调查,是在党的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好方法”,他在信中附上自己关于实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份建议稿。(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政治现象?共同反映了什么主题?(2)谈谈你对问题(1)主题的认识。
材料六:2011年10月13日下午5点30分,广东佛山南海黄岐的广佛五金城里,2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上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随后肇事车辆逃逸,随后开来的另一辆车辆直接从已经被碾压过的女童身上再次开了过去,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几个路人,都对此冷眼漠视,只有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由此引发人们广泛热议。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并对此作了具体部署。材料四:调查显示,在我省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某些农村,农民文化生活的现状令人担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文化生活贫乏。93.1%的被调查者表示,看电视是因为棋类、球类之类的活动开展得很少,家庭上网为空白。(二)“三难”问题突出。“三难”问题是指农民看电影难、看戏难和看书难。通过调查,八成以上的农民因为在家门口看不到电影、戏剧和其他形式的文艺演出而对文化生活感到不满意。(三)个人信仰缺失。89名被调查村民中只有5人信仰共产主义,11人信鬼神,82%的人什么都不信,其中信仰共产主义的人信仰理由不明。材料五:十七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新农村建设要让农民过上新生活,不仅要丰富的物质生活,还要有充实的精神生活。在农村广泛开展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充实农民的精神世界,增强农民的幸福感,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1)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为材料四中西部地区农村文化的繁荣发展提几点合理化建议。(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五中“群众性文化活动”的认识。
材料二:文化产业是能够带给人们希望和光明的产业,特别是在经济萧条时期,人们需要通过文化消费来缓解压力,抚慰心灵、激励斗志,战胜困境。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有时会出现“反经济周期”运行。1929年经济危机造就了好莱坞和迪斯尼,美国一跃成为文化产业强国。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剧、韩国音乐等“韩流”风行亚洲。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材料二中文化产业的“反经济周期”现象进行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