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当时的“模仿”主要是指:
二战后,调整世界经济贸易与金融的三大支柱是①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③布雷顿森林体系 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在当今上海,“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这主要是由于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花”主要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