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政治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政治
  • 题型 综合题
  • 难度 较易
  • 浏览 526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1:A市2001年到2006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民币元)
6842
7703
8472
9422
10493
11759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民币元)
2034
2476
2622
2936
3255
3578

注:2001年至2006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分别为10.4%和 7.4%。
图1:2001-2006A市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幅度统计

材料二、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由上世纪80年代的62%,下降到2005年的52.1%;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5年的38.2%,储蓄率则从2001年的38.9%上升到2005年的47.9%。消费率过低造成储蓄率过高,进而又促使高储蓄率转化为高投资率,导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粗放式的经济增长。为此,“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当前我国要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提高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如果最终消费率由现在的49%提高到55%左右,居民消费率由现在的35%恢复到50%左右,就会初步形成消费主导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
(1)请揭示材料一的经济信息。
(2)请你为解决图1 中存在的问题提几点合理化建议。
(3)请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十二五”计划重视居民消费的经济学道理(10 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表1:A市2001年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