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作主?万众瞩目清凉山。——陈毅贺“七大”闭幕请回答:(1)“八载干戈”指的是什么?(2)中共“七大”哪一年在哪里召开?(2分)(3)“七大”制定党的政治路线是什么?(1)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已经进行八年 (2)1945年延安(3)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国,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某校九年级(3)班学生围绕"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开展探究学习,请你参与。 【合作探究:论从史出】 小灵同学所在小组抽到下面一段材料,同学们据此展开讨论。请你依据材料作扼要阐述。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引诱。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1)材料中秦始皇"不要人民读书"和汉武帝"要人民只读一种书"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汉武帝"利禄引诱"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两个历史事件作简要评价。 【拓展提升:古为今用】 小组学习成果汇报后,老师又提供了一则新闻材料,引发了同学们的热议。请你发表观点。 2014年9月24日,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讲话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3)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随着"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大幕的正式开启,人们对其历史更加关注。下列关于"一带一路"史实与结论的搭配,正确的是( )
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到1918年一战结束时,美国已拥有了世界40%的财富。这一年,距离这个新国家诞生仅仅142年。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新国新梦"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收集和分析这一时期的相关史料,探寻美国崛起之路(如下表所示)。
(1)研究该课题时,表格中②⑥有两处空缺,试依据相关知识补充完整。 (2)以上表格中,有两知识性错误。请指出这两处错误(用代号表示),并说明你的理由。 (3)从对相关史实的分析研究中,你认为美国崛起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冲击-反应"是中外史学界解释近代史的模式之一。"冲击"主要是指工业资本主义国家对东方古老国家的侵略;"反应"是指列强的侵略促使这些国家发生的剧烈变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把西方列强的挑战看作是"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于是通过效仿洋人来增强自己的自卫能力就成了他们的基本选择…… --萧功秦《从大历史角度看当代中国大转型》 150多年前,在西方坚船利炮的胁迫下,日本遭到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迎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大国崛起》 (1)19世纪60年代,面对"千年变局和强敌",中、日两国为实现自强,各作出了怎样的"基本选择"?这两自强运动在性质上有何差异? 材料二 在甲午战争之后,全国各阶层,包括士绅阶层,也包括保守派的士大夫都在感到中国非变不可,保守派甚至主动要求张之洞到北京来主持变法。这是半个世纪以来,唯一有那么强的一种社会共识…… --萧功秦《从大历史角度看当代中国大转型》 (2)甲午战败惊醒了沉睡的中华民族,中国社会各阶级以不同的方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试举两例说明。 材料三 (1919年)6月24日以后,北京外交部接连电告代表团:国内局势紧张,人民要求拒签,政府压力极大,签字一事陆总长(注:外交部长陆征祥,中国代表团团长)自行决定…… --《顾维钧回忆录》 因感觉大会对山东问题解决办法之不公道,中国代表团曾于1919年5月4日对最高会议提出正式抗议,并于5月6日声请保留……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 --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宣言》 (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不能"签字的原因。简要评价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拒签"行动。
自古以来,团结统一的"大一统"情怀便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 (1)写出秦王朝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的重大举措2例。 (2)汉武帝时代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思想和民族关系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2000多年来的中国也曾战乱分裂,但总能重新走向统一、安定"。试举一例说明。 材料二 (乾隆)三十五年,舍棱诱渥巴锡所部之土尔扈特、和硕特、辉特、杜尔伯特等人众於十月越俄罗斯之境之坑格图喇纳卡伦而南,俄罗斯遣兵追之不及。渥巴锡既入国境……无水草,人皆取马牛之血而饮,瘟疫大作……三十六年九月,渥巴锡等入觐热河。(乾隆)封建渥巴锡为卓里克图汗(意为英武勇敢的汗)…… --《清史稿》 (4)材料二所述的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体现了中华民族怎样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