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历史
  • 题型 综合题
  • 难度 中等
  • 浏览 234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1872年,明治政府正式颁布《学制》,规定6岁以上的适龄儿童都必须入学接
受教育,推行“四民平等”的国民义务教育制。在这一体制下,日本共设8所大学.25所
中学.53760所小学。此后,日本国民的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到1900年,日本儿童入
学率达到81%,1907年更高达97%,几乎所有的儿童全部入学。  
材料二 筹建之始……(左宗棠)明确指出:“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
达天津,藩篱竞成虚设。”……英.法.俄.德等国“备以船炮互相矜耀,日竞鲸吞蚕食之谋,乘虚蹈瑕,无所不至”,因此,“非师远人之长还以治之不可”……“欲得其造船之法,为中国永远之利,并可兴别项之利”……还进一步提出附设艺局(注:“艺局”即福州船政学堂),聘请西洋技师,派中国工匠.学员学习西洋语言文字.标法画法等。……福州船政局前后共成船34艘,其中为南洋海军建造的3艘……巡海快船,是当时中国自己修造的最大军舰。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福州船政局》
材料三 从同治元年(1862年)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洋务派共兴办洋务学堂34所,其中外语学堂7所.军事学堂15所.科技学堂12所。维新运动期间,从1895年到1898年,设立的新学堂达101所,但多为民办,规模不大。1904年,清政府颁行新学制,正式实行近代教育制度,比日本晚了30多年。
——《奏定学堂章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在近代教育上的特点?根据材料二,分析左宗棠设立福州船政学堂的目的。
(2)综合三则材料分析造成中日两国教育改革的差异的主要原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1872年,明治政府正式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