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尊重和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社会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经济发展规律、政治发展规律等等。这些规律昭示人们,只有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类文明才能进步,违背了这些规律,社会发展必然出现问题。(1)怎样理解“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尊重和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5分)(2)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尊重规律和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
我国 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2010年,国家继续出台系列惠民措施,于增加人民收入,改善民生。如中央财政拟安排“三农”投入8183亿元,比以上年增加930亿元,用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实施各种惠农补贴等;中央财政拟安排社会保障投入3185亿元,用于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把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舍的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比上年增长50%;中央财政拟投入433亿元用于促进就业,继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重点提高农民工和城乡新增老大力的就业能力。结合材料,运用国家职能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继续出台系列惠民措施对增加人民收入,改善民生的作用。
2010年3月28日14时30分,山西中煤集团华晋焦煤公司王家岭矿发生严重透水事故。4月13日,国务院华晋焦煤公司王家岭矿“3·28”特别重大透水事故调查组成立,事故调查工作全面展开。调查组组长、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在国务院调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说,王家岭矿建设施工中存在着严重的违规违章行为,事故充分暴露出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安全管理不严格.隐患排查治理不认真等突出问题。同时,地方政府安全生产不够重视,甚至存有麻痹.侥幸心理。有法律法规不执行,有制度标准不落实,有安全隐患不排查治理,安全检查甚至也走了过场。这也表明我国在安全法规、制度、管理、惩处等各方面亟须完善,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在政绩观.效益观方面的偏差。因此,我们要加快研究和制定安全生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政策措施。结合材料二,谈谈我国政府及其公职人员应如何坚持依法行政?
材料一:2010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相聚北京,胜利召开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全国人大代表们提交大会的议案中,“关注民生”的提案所占比例最大,百姓们普遍关心的安居工程、城乡社保、就业问题、教育改革、食品安全、农村医疗制度等问题,成为代表们议论和关注的焦点.材料二:在会议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听取、审议并表决通过了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审议、批准《关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表决通过了《关于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运用国体和政体的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一、材料二分别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
小明同学每天上学都要经过一条国道。但是,由于没有设置红绿灯和交通护栏,常常发生交通事故。为此,他找到当地的人大代表反映情况。在人大代表的督促检查下,有关部门克服困难,设置了红绿灯和交通护栏,使这条“要命路”变成了安全道。(1)上述材料中,小明是通过什么方式行使民主监督权的?(2)你认为小明还可以通过哪些合法渠道反映这一问题?(3)借鉴小明同学的做法,你认为公民应怎样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
某市交通局和财政局联合发布一个文件,规定市内每辆出租车一年增加缴纳车牌运营使用费1万元,用于出租车的管理。这一文件得到了市政府的批准。对此,多数出租车司机认为上述做法不合理,经过讨论,大家统一了意见,决定派代表将情况反映给《焦点访谈》栏目。《焦点访谈》播出后,该市政府纠正了错误,撤消了该文件,退还了司机的欠款。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该市出租车司机的做法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有何启示? (2)你认为我国政府怎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