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三梦记 白行简
人之梦,异于常者有之:或彼梦有所往而此遇之者,或此有所为而彼梦之者,或两相通梦者。
天后时,刘幽求为朝邑丞。常奉使,夜归。未及家十余里,适有佛堂院,路出其侧。闻寺中歌笑欢洽,寺垣短缺,尽得睹其中。刘俯身窥之,见十数人,儿女杂坐,罗列盘馔,环绕之而共食。见其妻在坐中语笑,刘初愕然,不测其故。久之,且思其不当至此,复不能舍之,又熟视容止言笑无异。将就察之,寺门闭,不得入。刘掷瓦击之,中其罍洗,破迸走散,因忽不见。刘逾垣直入,与从者同视,殿庑皆无人,寺扃如故。刘讶益甚,遂驰归。比至其家,妻方寝。闻刘至,乃叙寒暄讫。妻笑曰:“向梦中与数十人游一寺,皆不相识,会食于殿庭。有人自外以瓦砾投之,杯盘狼藉,因而遂觉。”刘亦具陈其见。盖所谓彼梦有所往而此遇之也。
元和四年,河南元微之为监察御史,奉使剑外。去逾旬,予与仲兄乐天、陇西李杓直同游曲江。诣慈恩佛舍,遍历僧院,淹留移时。日已晚,同诣杓直修行里(注①)第,命酒对酬,甚欢畅。兄停杯久之,曰:“微之当达梁矣。”命题一篇于屋壁。其词曰:
春来无计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实二十一日也。十许日,会梁州使适至,获微之书一函,后寄《纪梦诗》一篇,其词曰:
梦君兄弟曲江头,也入慈恩院里游。
属吏唤人排马去,觉来身在古梁州。
日月与游寺题诗日月率同,盖所谓此有所为而彼梦之者矣。
贞元中扶风窦质与京兆韦旬同自毫入秦,宿潼关逆旅。窦梦至华岳祠,见一女巫,黑而长。青裙素襦,迎路拜揖,请为之祝神。窦不获已,遂听之。问其姓,自称赵氏。及觉,具告于韦。明日,至祠下,有巫迎客,容质妆服,皆所梦也。顾谓韦曰:“梦有征也。”乃命从者视囊中,得钱二镮与之。巫抚掌大笑,谓同辈曰:“如所梦矣!”韦惊问之,对曰:“昨梦二人从东来,一髯而短者祝醑(注②),获钱二镮焉。及旦,乃遍述于同辈。今则验矣。”窦因问巫之姓氏。同辈曰:“赵氏。”自始及末,若合符契。盖所谓两相通梦者矣。
行简曰:《春秋》及子史言梦者多,然未有载此三梦者也。世人之梦亦众矣,亦未有此三梦。岂偶然也,抑亦必前定也?予不能知。今备记其事,以存录焉。
注解①修行里:里坊名。 ②祝醑:祭祀、祷告神灵。醑,酒。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诣杓直修行里第封建社会官僚贵族的大宅子 | B.常奉使经常 |
C.觉来身在古梁州睡醒 | D.梦有征征兆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刘幽求为朝邑丞 | B.《 春秋》及子史言梦者多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
C.因忽不见 | D.容质妆服,皆所梦也 |
不如因而厚遇之 死生,昼夜事也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传奇叙述了三个彼此相关联的梦境,这三个梦都取材于生活细事,主题的基本取向是生活情趣而非思想、人生等重大主题。 |
B.作品独特之处在于虚与实结合、夸张与想象结合。作者把梦幻世界和现实世界交融在一起,运用夸张和想象,使得故事既扑朔迷离,又如在眼前。 |
C.作者的叙述很高明,笔墨在叙述中有避有让、相互补充。例如窦质梦中看到巫者的装束及言行,但窦质本人的容貌及言行却被置于巫者的梦验及对梦境的追述中。 |
D.文中引用的两首诗是出自作者的长兄白居易与朋友元稹彼此往来的书信。白居易猜到元稹抵达梁州,元稹梦见白居易游历佛院。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或彼梦有所往而此遇之者,或此有所为而彼梦之者,或两相通梦者。
(2)岂偶然也,抑亦必前定也?予不能知。
用“/”给下列一段话断句。
司 马 牛 忧 曰 人 皆 有 兄 弟 我 独 亡 子 夏 曰 商 闻 之 矣 死 生 有 命 富 贵 在 天 君 子 敬 而 无 失 与人 恭 而 有 礼 四 海 之 内 皆 兄 弟 也 君 子 何 患 乎 无 兄 弟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