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马裕藻:被人忽略的那面
张伟
马裕藻(1878-1945)字幼渔,浙江宁波人,音韵学家、文字学家,曾任教北京大学国文系。
这位北京大学国文系主任,被戏称为“好好先生”,并非没有道理。
在朋友眼里,马裕藻性格平和,对人甚是谦恭,即便是熟识的人,也总是称某某先生。他喜欢与旧友聊天,可偏偏自己又不善言谈,因此多数时候,都是他在一旁点头微笑。
当时的国文系学生,对马裕藻既无惧意,也无敬意。因为马主任虽然在音韵学和文字学上造诣不浅,但在行事方面,不见突出,讲起课来,口才也不见佳,“平庸沉闷,使人思睡”。
他甚至会不经意透露一些关于自己妻子贤惠的故事,以至有一次上课,学生揶揄他:“这一次还请老师给我们讲讲内人的事情吧。”
结果,学生们给这个宽厚长者下了个尖刻的评语:“糊涂”。他却依然以他的好脾气,笑脸相迎,周旋于各派之间,在大庭广众之中,从容应付,甘心当他的“沙龙教授”
今天,我们只能从回忆录里领略他的风采:朴素的长袍和黑皮鞋,使他显得有点“骆驼”,但“北大国文系之负盛名,他实在是首创的开国元勋”。
可惜,这位开国元勋在职业舞台的最后一幕,仍是一副辛酸的“可怜相”。
胡适任文学院院长后,厉行改革,马先生系主任的位置岌岌可危。他写了一封长信,历数自己任上的基本工作,说明国文系改革面临的困难,对胡适不满意的地方进行解释。据看过信的人评论,那种语气,“就是下级向上级提交的一份报告和答辩”,透着愤懑和无奈。
随后,他辞去系主任职务,带着“好好先生”的头衔从人们视野中消失,即便偶尔被提起,也往往是作为陪衬。甚至没什么人记得,中国最早的一套拼音方案出台,功劳主要应记在马裕藻名下。
难怪多年后北大一名学生替他抱不平:大大一厚本《北京大学校史论著目录索引》也找不到他的踪影,他在北大国文系做了14年的系主任,竟没有什么人为他写下纪念性的文字。
历史几乎遗漏了这位老人在笑脸背后深藏的跃动姿态。
据说,在他任系主任时,家里有个年轻人要报考北大。有一次,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探问马裕藻:“不知道今年国文会出哪类题?”马主任顿时大怒:“你是混蛋!想叫我告诉你考题吗?”
北平被占领时,有同学请他写些字留作纪念。他却说:“真对不起,现在国土沦陷,我忍辱偷生,绝不能写什么。将来国土光复,我一定报答你。”
这是看惯了马式宽厚的人无法想像的一面。学生张中行在与马先生接触日久之后,一改先前对老师的认识:大家把他的宽厚看作无原则的迁就,其实,他律己很严,对人的迁就也仅限于礼让。
北大评议会的许多教授,更是领教过他容易激怒的作风。在评议会上一旦遇见不合理的意见,他总是大声叱咤,一点不留面子,与平常的态度截然两样。
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事件时,当时的教育总长章士钊下令解散女师大。不久,北大评议会决议:章士钊为教育界罪人,北大与教育部脱离关系,马裕藻等人随后发表《北大评议员反章士钊宣言》,不承认章为教育总长。
作为国文系主任,他努力吸收有才华的学者来国文系任教。然而当时新旧两派斗争势同水火,每逢一学年开始,马裕藻常坐着车,奔走于各派之间,一面联络旧交,一面网罗新人,还须适应学生的要求,折衷于新旧之间,谦虚态度令人动容。鲁迅得以到北大教书,便是他亲自邀请所致。
鲁迅认为,1929年左右大革命失败,“南北一统”之际,“正人君子”们树倒猢狲散,离开北平,唯独被人忽视的马裕藻,“未改其面目”。
只是这一切,居然都被忽视了,未能改变人们当年对“好好先生”的盖棺定论
辞职以后不久,适逢北京大学南迁,马裕藻隐姓埋名,住在北京一条小胡同里,足不出户在家读书,“很寂寞,更怀念红楼中的相识”。张中行每次去看他,他见面第一句话总是问:“听到什么好消息吗?”
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
A.在学生眼中,马裕藻是一个“糊涂”的国文教授,像张中行这样始终能够作出中肯评价的学生是不多的。 |
B.由于胡适对国文系的一些工作不满意,马裕藻只好辞去系主任一职,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不问世事。 |
C.马裕藻虽然行事不突出,口才不佳,但学术造诣不浅。中国最早的一套拼音方案能得以出台,他功不可没。 |
D.文章多处写到马裕藻的外表神态、言行举止,从不同方面刻画了马裕藻的形象,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
E.文章写马裕藻和鲁迅、胡适以及张中行等人的关系,意在说明其性格平和谦恭,善于在各派之间周旋。
马裕藻有哪些品质被人忽略了?请简要概括。
答:
文章用不少篇幅写马裕藻被戏称为“好好先生”,有何意图?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