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道光年间,湖州(在今浙江)城乡出现了一股买丝贩丝热。据《南浔丝市行》记载:“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以下对诗文反映信息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鸦片战争后江浙地区成为外商原料产地 ②开埠后中国丝织业得到发展 ③鸦片战争后上海逐渐成为对外贸易中心 ④中国社会第一次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
表1 1931~1934年中国钢铁业情况表 单位:吨
年份
铁砂产量
铁砂及生铁输出量
钢铁消费量
钢铁输入量
1931
1 840 279
831 652
804 000
557 625
1932
1 839 212
758 441
404 000
430 655
1933
1 903 466
992 521
694 000
525 673
1934
2 135 031
864 107
770 000
617 726
根据表1可知,当时( )
中国民族工业失去发展空间
民族企业规模日益萎缩
国民政府实业政策无甚成效
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落后
1921年2月,蔡和森写信给陈独秀,讨论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的关系时称:"西方大工业国的无产阶级常常受其资本家的贿买、笼络而不自觉……此所以社会革命不发生于资本集中、工业极盛、殖民地极富之英、美、法,而发生于殖民地极少、工业落后之农业国俄罗斯也。"他意在强调( )
社会革命不会发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无产阶级受资本家笼络而失去革命动力
中国已经具备了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条件
俄国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不适合中国国情
1861年,慈禧发动政变处置政敌时,特别把"不能尽心和议"列为罪状。英国人在华创办的《北华捷报》称:"在这个特别的关头,我们要比我们同中国发生联系的其他任何时期,更有必要去支持帝国的现存政府。"由此可知( )
太平天国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
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清廷顽固派势力地位得到加强
传统的外交体制被抛弃
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 )
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
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
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
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
宋代盛行婚姻论财,遭到一些士大夫的批评。南宋理学家张栻认为,"婚姻结好,岂为财物?"甚至表示"治其尤甚者,以正风俗"。还有理学家强调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能事先祖,下可继后世。这反映了当时理学家( )
淡化婚姻中的宗族观念
意图维护礼教纲常
背离政府对民俗的引导
促成婚姻习俗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