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美国时代生活公司1990年出版的《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显示,史学家不可能只是超然物外的旁观者。就拿鸦片战争来说,作者谈到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难以展开时写道:“在马戛尔尼大使扩大英国与中国贸易行动失败的情况下,该公司只好自己想办法来维持贸易平衡。但东印度公司能用什么商品来打开中国市场呢?答案就是鸦片。”
看来其中的因果关系是很明显的:因为英方一系列要求(增加通商口岸、减低税率、设立租界等)未获应允,东印度公司才不得已求助于鸦片。
其实,即使清政府当初一切照英方的安排行事,不法鸦片贸易仍无法避免。每一次鸦片战争后,英方的要求悉获满足,鸦片交易还是不能禁绝,这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例证。而且,《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并不讳言:清政府早在1729年就颁布了禁烟诏令,嘉庆皇帝一即位(1796年)就下令再次禁烟,但在“十八世纪末”,每年仍有大约一千二百箱的鸦片运销中国,其中大部分来自孟加拉,东印度公司垄断了那里的鸦片生产。
“十八世纪末”这一表述方式比较模糊。实际上,在马戛尔尼出使中国(1793年)之前,鸦片走私已很猖獗。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初,东印度公司因经营不善,岌岌可危。黑斯廷斯在1774年担任英属印度总督之后就采取了以邻为壑的政策:如果听任印度农民吸食当地盛产的鸦片,财政上当然不无小补,但东印度公司的得益最终将受到损害,即失去健壮的劳动力;在他的坚持下,东印度公司垄断的鸦片销往中国,于是偷运“福寿膏”逐渐成为英属印度的支柱产业。尽管这位黑斯廷斯在1785年遭受弹劾,但他的鸦片走私政策却留给了东印度公司滚滚不断的财源,直到二十世纪仍有英国史学家对黑斯廷斯当年的“远见”大加赞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到了十九世纪初,英国在印度的统治是靠中国的银两来维持的。
伯克在弹劾黑斯廷斯时称东印度公司是“有史以来最堕落的公共机构”,其成员系“人类的垃圾、渣滓”。当时鸦片问题尚未浮现在公众的视野之内,伯克即使有所听闻大概也不会就此问罪。至于马戛尔尼,使华前曾任东印度公司要职,他不知道清廷明令禁止的鸦片贸易一直在进行吗?
下面不属于《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观点的一项是
A.清朝政府禁烟的诏令并没有收到实际效果。 |
B.历史学家不可能只是历史的旁观者。 |
C.鸦片贸易应该由清政府负主要责任。 |
D.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偷运鸦片是不得已的选择。 |
下面关于黑斯廷斯的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黑斯廷斯采取的鸦片贸易政策是具有历史远见的。 |
B.黑斯廷斯以邻为壑的政策是指:让东印度公司把鸦片销售给印度农民。 |
C.黑斯廷斯因为推行以邻为壑的政策,而遭受弹劾。 |
D.最晚从黑斯廷斯担任英国印度总督时起,鸦片就已经销往中国。 |
下面关于“东印度公司”的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当初如果在印度本地大量销售鸦片,最终将使东印度公司获得更大的得益。 |
B.东印度公司被看作“最堕落的公共机构”的主要原因是向中国偷运鸦片。 |
C.在孟加拉的鸦片生产和向中国销售鸦片两方面,东印度公司都占有垄断地位。 |
D.十八世纪七十年代,东印度公司因把鸦片大量销售给印度农民而一度岌岌可危。 |
下面对本文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马戛尔尼使华时对鸦片贸易的存在并不知情。 |
B.《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是在为英国方面推卸责任。 |
C.本文反驳了《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的观点。 |
D.本文证明,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即使历史学家也会有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