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语文
  • 题型 现代文阅读
  • 难度 较易
  • 浏览 97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听 水
①我从三峡回来好些时了,可我一静下来,依然可以听到那条江的水声——阴柔的、安详的、生生不息的那条江的水声啊……
②长长的江河暗夜,我围着有汗腥味的毛毯,在十六个人一间的船舱里听那条江的水声,古老而美丽的水声,千年万年的水气,九曲十八折地从大峡谷流来又一泻千里地流向大海的水声啊。水声有节奏地拍打着我们的船舷,像不知疲倦的催眠的母亲的手。两岸的山黑漆漆静悄悄险峻得有些狰狞,江风挟裹着水腥味钻进舱来,凉飕飕水淋淋的。夜色里,山、天衔接的一线逶迤里,月光孤独而凄婉,唯有这"母亲的手"从容慈祥地拍抚,使我听清了寂夜里的水声,水声里包含的伟大的慈爱与慰安……
③我是在汉水边诞生的,我是听汉水的涛声、水声、纤夫的号子声长大的,汉水是长江的最大一条支流。我曾无数次站在江岸,凭水而立,默默地看大江流向大海的风景,默默地倾听葬在水下的音乐,默默地理会浮出水面的灵魂。后来,我便含泪沿河出走;后来几十年大漠塞外,我的爱就像故乡的河流,广阔而丰富。每每回到故乡的大河岸畔,我就能重温流逝在那里的苦难与幸福。重温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信心和勇气。
④那年,我经三峡到达与大宁河接壤的古老的原始森林神农架,曾驱车直达圣女故乡"昭君村".昭君村白墙黑瓦的民舍点点滴滴,星星般坠落在一面青山的半壁,炊烟在白墙黑瓦的屋顶或静悄悄地团卧,或袅袅娜娜地上升。一座藏传佛教建筑风格的"昭君祠"屹立在半山民舍之间,一座高达十米的王昭君汉白玉雕像临山而立。我曾围着雕像转了一圈又一圈,一圈又一圈地想这纤纤鄂西女子以何样的傲骨,蔑视摒弃了皇宫深院的凄凉与小人的奸佞妄为,毅然选择了六千里外的大漠异邦?选择了命运?这幽深了美丽了两千年的佳话源于香溪、源于大河啊!
⑤我告诉同我一样未睡、一样转着汗腥味毛毯的一对青年男女:"到香溪去看真正的大河神女吧。"我还说,我是在香溪的吊楼里听香溪水听懂了一位鄂西女子的魂魄的。那男的望着我,纯净的眼神里潜藏着一份忧伤,他说:"我也是常听水声的,我是在江边听水声听懂屈原的《离骚》的……"那女的靠那男的肩头,不作声。半晌,她突然很认真地问我:"你在大宁河听懂了那悬棺和栈道吗?"在风景绮丽的大宁河流域,有着迄今未能诠释的悬棺之谜和栈道之谜。大宁河畔,岩棺处处可见,导游小姐说,从龙门峡到巫溪宁厂古镇,共有六千八百孔。近年有人考察,除宁厂以下的一百多公里外,北上的各条支流都有类似的栈道孔,东接鄂西北竹溪,北连陕西镇平,西连城口县城,形成了长达数千里的古栈道网。
⑥筑于这悬崖峭壁上如此规模宏大的工程始于何年?怎样施工?做了何用?谁能注释这古老的谜底?想着这些,我就仿佛听见先人们凿石的敲击声,听到一种命运的呻吟抑或是呐喊。抬头仰望临江悬崖上的棺穴,我不禁肃然起敬:他们活着时,在这大河之畔、崇山之中为生存而奋斗着;死了,他们希望灵魂依然在这凭江的岩顶,谛听涛声和水声,抑或是眺望儿孙们从这座山翻越到那座山,从这条江走向那条江……
⑦想到这些,我对那年轻女子说:"他们的灵魂不忍离去,大约也是想凭江谛听水声吧?水声里有他们儿孙的命运……”
⑧不知我的话触动了什么,那女子别过脸去,好一阵黯然。
⑨是的,无论怎样,我是无法忘却那悬崖、石孔、栈道和远古棺穴给予我的颤栗。我想,既然我们是踏着同一块祖先相传的土地,我们就总是与我们祖先那些崇高的努力相关,我们就该珍视人类今天为改变命运所作出的一切努力,我们祖先的奋斗和我们现在的奋头是连在一起的……
⑩现在,三峡大坝已经截流,祖先们创造的千年文化随之葬入江底。我的心中倏忽升起阵阵莫名的失落与悲怆。转而又想,人类文明的进程无不是一代又一代人用发现、创造、否定、肯定、牺牲、奉献等重重叠叠的脚印踏出的一条长路,路上的困惑与迷惘、悲怆与眼泪、成功与失败、奋求与辉煌都是文明相系相携的链环,这链环最终搀扶着人类走向新的生存维系。
⑾无论怎么想,有一个情结总是挥之不去:"高峡出平湖"之后,那些千年古栈道连同千年古城已 经沉入江底,而那原本在崖顶的悬棺是否离我们更近?抑或已飘浮在水面?再去三峡,我还能听到怎样的水声……………………………………                                     (选自《并非永生的渴望》,有删节)
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把水比成"母亲的手"?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文中写了去三峡途中遇到的一对青年男女,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文章第⑨段说"我们就该珍视人类今天为改变命运所作出的一切努力",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第②段写黑漆漆有些狰狞的两岸的山、凉飕飕水淋淋的江风、孤独而凄婉的月光是为了反衬水声的从容慈祥。
B.第③段是写我与汉江间有血脉、文化、命运的关联,对哺育她的这条江怀着深情和自豪,在全文中承上启下。
C.第④段对昭君村、昭君祠和王昭君雕像的描写很有讲究,主要是为了突出昭君带来的藏传佛教对这里的影响。
D.全文不仅写对水声的怀念和理解,而且表达了对人生的种种领悟,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思考和关注,主题宏大开阔。

E.作者最后说"我还能听到怎样的水声?"说明作者对三峡截流给祖先创造的千年文化带来的灾难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听水①我从三峡回来好些时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