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世纪上半期,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李贽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19世纪末,康有为则把孔子奉为变革的先师;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提出要“打倒孔家店”。这三种观点在本质上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官僚、地主、买办和商人开始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机器,创办了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首先出现在( )
钱理群《天地玄黄》记载某民国杂志刊登了一则“小品”:“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谁曰不宜!”小品所反映的“路不拾遗”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阅读下表:1937、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
对上表解读正确的有( )①此现象的出现是受抗日战争的影响 ②表明西南西北的工业有了较大发展③改变了中国经济布局不合理的格局 ④为争取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下列反映出近代中国对外经济发展呈现的特征是( )
A.中国民族工业两次发展都是外向型的B.民族工业发展利用了大量外资C.帝国主义不愿中国实现工业化,而要中国永远作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D.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进行压制
对下图中的逐渐成长的小树正确的理解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