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语文
  • 题型 文言文阅读
  • 难度 中等
  • 浏览 60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公孙鞅(即卫鞅、商君)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罢而孝公怒景监曰:“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景监以让卫鞅。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悒悒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然亦难以比德于殷周矣。”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
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商君既复入秦,走商邑,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秦发兵攻商君,杀之于郑黾池。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选自《史记·商君列传》,有删节)
注释:①悒悒:闷闷不乐的样子。
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景监以让卫鞅让:责备
B.子何以中吾君中:选中
C.而循礼者不足多多:赞扬
D.舍人无验者坐之坐:使……获罪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①学者溺于所闻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①法之不行,自上犯之②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D.①其后民莫敢议令②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孝公想依从商鞅而变法,但又怕天下人议论他,商鞅就对孝公说做事情不要犹豫不决,还认为只要能强国利民,圣人就不必沿用成法遵循旧制。
B.商鞅到了秦国后,以富国强兵的办法劝说孝公,孝公特别高兴,因为按照商鞅的办法,秦国就可以治理得如同殷、周一样好了。
C.甘龙认为聪明的人不改变成法而治理国家,杜挚认为没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能改变成法,商鞅驳斥了这些主张,得到了孝公的赞同。
D.因公子虔一班人的告发,商殃受到追捕,后来商鞅发动商邑的士兵攻击郑国以谋求生路未能成功,最终落了个被五马分尸示众的下场。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悒悒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
②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
③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臧孙行猛政,子贡非之 ,曰:“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有大略者不问其短
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子产卒,国人皆叩心流涕,
三月不闻竽琴之音。 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公孙鞅(即卫鞅、商君)乃遂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