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列各小题的要求,排列地理事物的数字代号。⑴夏至日时,我国下列城市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 。①北京 ②成都 ③广州 ④哈尔滨⑵下列地球上的气压带,按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①副极地低气压带 ②赤道低气压带 ③副热带高气压带 ④极地高气压带⑶京九铁路跨越的大江大河自北向南的排列顺序是: 。①长江 ②黄河 ③淮河 ④海河
(10分)旅游地理 2013年十一黄金周,国庆假期高速公路免费,部分景区也推出门票优惠政策,出省游人数创历史新高,据调查游客反应最突出的问题是“人太多,交通拥挤”。分析2013年国庆假期出省游人数创纪录的原因,并为景区拥堵问题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烤烟对自然环境要求较高,低于10℃或高于35℃都不利于其生长。在我国,烤烟一般3、4月为育苗期。5--8月为生长期。云南省是我国优质烤烟生产基地。材料二:“我国烤烟.种植面积的省区分布图”和“烤烟适宜生长土壤比重构成图”。(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土壤和气候两方面说出烤烟适宜的种植环境。(6分)(2)描述我国烤烟种植面积的主要变化特点。(8分)(3)以黑龙江省为例,分析该省大面积缩减烤烟种植面积的原因。(8分)
(24分)根据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联系之路,而丝绸之路中亚段却又是艰辛之路。我国与中亚诸国决定共同打造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亚矿产资源丰富,盛产棉花等农产品,但制造业相对落后。新疆喀什与“珠三角”和中亚诸国合作,实施“东联西进”战略,提升经济合作层次。(1)说明中亚段不利于古代商旅通行的自然原因。(8分)(2)简述新建中吉乌铁路对我国与中亚诸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8分)(3)结合所学,尝试提出喀什“东联”和“西进”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C8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材料一 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江苏将城镇空间结构调整为“一带两轴,三圈一极”(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以强化城镇空间集聚效应。材料二 图甲是2011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图乙是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1)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2)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特点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6分)(3)在沿江城市带,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相比,最主要的有利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苏北地区,规划淮安增长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4)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江苏城镇化今后应从强调数量和速度转变为强调________,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5)江苏实施差别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请将适宜的城镇化发展策略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苏南地区________ 苏中地区________ 苏北地区________(6分)①强化人口向城镇轴和都市圈集聚,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②以人口就地转移为主,建成城乡一体化城市带③引导人口本地城镇化,提升融入长三角核心地区的能力
读关于中国人口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材料一 我国人口及其自然增长率变化趋势图。材料二 国家统计局报告称,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为2.3亿,同比上年年末增加828万人,流动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新生代农民工。材料三 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年龄中位数是一种位置的平均数,它把人口分为两个数目(按年龄)相等的部分,一半在中位数以上,一半在中位数以下。下表示意2010年部分国家及世界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
(1)材料一反映我国人口变化有何特点?说明变化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6分)(3)预测我国年龄中位数未来的变化趋势,并说出其原因。(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