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历史
  • 题型 综合题
  • 难度 中等
  • 浏览 2071

国歌是一个国家民族气质和精神面貌的综合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大清帝国国歌——《巩金瓯》:“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皞,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注:“金瓯”在中国古代比喻疆土之完固。)
(1)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清政府为何采用《巩金瓯》作为国歌?
材料二  1912年元旦,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国歌》:“东亚开化中华早,揖关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秀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华民国国歌表达了怎样的政治愿望?为实规“揖美追欧”,民国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面有何措施?(各举一例)
材料三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在讨论新中国国歌时,徐悲鸿建议采用1935年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但有代表认为,这首歌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已不可行,主张修改歌词。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背景是什么?你是否同意有关代表主张修改歌词的建议?为什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国歌是一个国家民族气质和精神面貌的综合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