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一条短信指令就能让在家“待命”的电饭锅开始煮饭;通过电脑操作,智慧家居里的电视机、节能灯、电冰箱都会按要求开关;医生能遥控测量病人体温……用上“物联网”技术,这些原本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生活场景,就能轻松变成现实。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2009年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日。去年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灾区群众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身心创伤。虽然灾难已过去一年了,但是地震给人们带来的阴影在短时间内还很难消除。为此加强对经历灾难的人员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让他们的个体充分表达和发泄内心的积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1)面对罕见的自然灾害,有人说“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请你对此作简要评析。(2)请你运用意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加强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
2009年6月10日,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在部分省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座谈会上强调,扎扎实实做好整改落实阶段各项工作,确保学习实践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请结合《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回答: (1)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为什么要搞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2)请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选取一个角度进行课题研究:从学习科学发展观看 ,并简单写出选题的理由。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进行过多次调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从1993年至1996年间,政府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了防范中国经济出现衰退,政府把“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2003年以来,政府开始适当紧缩银根,货币政策在“稳健”和“适度从紧”之间寻找平衡;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面对中国经济存在的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问题,将货币政策由“稳健”改为“从紧”。2008年10月8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从10月15日起,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008年1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我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结合材料说明我国运用和调整货币政策的唯物论依据。
2008年10月18日至19日,中央宣传部在四川成都举办第五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与会者认为,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深深植根于伟大的时代和伟大的实践,来自于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它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当代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以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铸就了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史上新的丰碑。同时,应把弘扬抗震救灾精神贯穿到公民道德建设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使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过程成为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精神支柱的过程,成为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的过程,成为引领社会风尚、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过程。请回答: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哲学与时代精神的关系的?
恩格斯曾指出,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的胜利,对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进行了报复。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 ) ①人类已不是自然界的主宰着 ②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 ③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创造规律 ④适应而不是改造自然,是人类面对自然的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