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蝶恋花(晏几道)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攀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①。注:①化用杜牧《赠别》诗”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这首词的末两句除了化用杜牧诗句外,还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加以赏析。答: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鹧 鸪 天赏 荷[金]蔡松年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照潇湘。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注:①樾(yuè):路旁遮阴的树。②凌波:曹植《洛神赋》云“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本意形容洛神形容洛神行走波上轻盈飘逸。词中“夜光”指的是 “醉魂”指的是 。简析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和作者思想情感。(5分)
古诗鉴赏题(6分)送人归京师①陈与义②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 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四首(其一) 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注】①“玉帛”,指朝觐时携带的礼品。②“乌孙”,是西汉时期生活在伊犁河谷一带的游牧民族,为西域诸国中的大邦。③“兵气”,指战争。 (1)本诗是边塞诗,边塞诗人中 和高适齐名,并称为 。 (2)边塞诗大都以词情慷慨、景物恢奇、充满报国的忠贞或低徊的乡思为特点。而常建的这首诗独辟蹊径,弹出了不同寻常的异响。你认为常建选择了什么角度来写的?试作评析。 (3)你认为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试加以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鹧鸪天 惜别严仁一曲危弦断客肠。津桥捩柂转牙樯。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瑶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注释】①捩柂:扭转船舵。②牙樯:饰以象牙的帆樯。试赏析“蒲帆重”三字所表达的艺术效果。(5分)词的最后两句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特点?(6分)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苏秀道中[宋]曾几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通过哪些内容表现的?请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