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写下面各句的空缺处。(任选二句,4分)(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2)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3)____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4)复道行空,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孟子·公孙丑下》)解释文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上述对话中,孟子的回答体现了一种 的心怀?(用自己的话回答)(3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典,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解释文中加点的词的意思。①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②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召公劝谏厉王,用了 的方法,从 两方面讲述了弭谤的危害。
默写。(每题1分,共20分)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 。(《雨巷》)但我不能放歌,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再别康桥》)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士皆垂泪涕泣。(《荆轲刺秦》)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记念刘和珍君》)君子病无能焉, 。(《论语》) ,任重而道远。(《论语》)见贤思齐焉, 。(《论语》)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益矣。(《论语》)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居天下之广居,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其为气也, ,则塞于天地之间。(《孟子》)说大人, 。(《孟子》)“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诗经》)相逢意气为君饮, 。(《少年行》)日月两轮天地眼, 。(《白鹿洞书院联》)尽挹西江,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念奴娇》)似此星辰非昨夜, 。(《绮怀》)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