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某区域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示意图
(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 (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 (3)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读地球公转“二分二至”示意图回答:(1)用箭头在图中画出地球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2)当地球运行到A点时,日期是 ,南极圈上的昼长是 小时,赤道上的夜长是 小时。(3)当南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时,地球的位置在 和 点(填字母)。
读某时刻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回答有关问题。(1)该图是 日或 日的光照图。(填写节气)(2)此时晨昏圈与某一经线重合,Q点所在经线为0°,则晨线的经度是 ,昏线的经度是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此时北京时间为 。
读图,回答问题:(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B是 ,A+B+C是 ,D是 ,C+D+E是 的一部分。(2)地震波在经过F时速度发生什么变化?
郑渝(郑州至重庆)铁路是中国高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线路,初步规划有①线、②线两种方案。图甲为郑渝高速铁路规划示意图,图乙表示A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状况。读图回答问题。(1)描述②线经过的A山地南坡与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的差异,并分析原因。(2)夏秋季节,甲地附近有夜间多雨的现象。结合地形特点,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其原因。(3)规划的①线、②线两种方案中,与②线比较,关于①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读乍得湖及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乍得湖地处撒哈拉沙漠南缘,水位常随季节变化,湖面伸缩性很大。乍得湖是一个国际湖泊,有3000多万人靠乍得湖为生。随着人口不断增长,沿湖国家不仅利用湖区发展渔业、利用湖滨草原发展畜牧业,而且在湖滨地带大规模开辟农田,引水灌溉,建立粮食生产基地。为了在干旱环境下获取更多的水源,一些国家甚至在水源河上建坝截水。然而,在他们过度利用乍得湖的同时,生态与环境问题也同时出现。(1)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乍得湖水位随季节而变化的原因。(2)根据卫星影像示意图,说明乍得湖近五十年来湖面演变的总体趋势,并简析该趋势发生的原因。(3)面对严峻现实,沿湖国家计划从刚果河调水补充乍得湖,说明从刚果河调水的主要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