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它将建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巨大水网。截至2009年4月,国家对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投资538.7亿元。这一工程将()
①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②通过加大政府投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③改善南北水运条件,降低产品运输成本 ④改善水资源分布,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2008年11月13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纲要》介绍了我国粮食安全取得的成就: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基本稳定;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粮食安全政策支持体系初步建立;粮食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完善。《纲要》强调了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7大挑战:消费需求刚性增长;耕地数量逐年减少;水资源短缺矛盾凸现;供需区域性矛盾突出;品种结构性矛盾加剧;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全球粮食供求偏紧。因为受到人口增加、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国际市场供求偏紧等因素影响,上述趋势在中长期内难以逆转。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上述材料蕴涵的哲理。(10分)
近几年来,“公民上书”现象屡见不鲜。先是产权界定不清引起公民上书全国人大要求修改婚姻法,接着是济南王某见义勇为身受重伤却得不到政府的救助引起数名北京律师上书国务院要求制定符合人道主义的见义勇为基金制度。请用政治学有关知识回答:(1)“公民上书”是公民进行政治参与的什么方式?(2分)(2)谈谈对“公民上书”现象的认识。(8分)
材料一: 为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国务院于今年1月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并做好了相关的财力、物力、人力的筹备。材料二:今年3月,上海市委提出,以“城市安全、人生安全、社会安定、人心安定”为目标,结合特大型城市的特点深入开展“平安建设”,为上海和全国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上海市民积极响应市委号召,参与社会安全与稳定建设,至今已有40万人参与社区“夜间巡逻队”、1.2万人参加社会志愿者队伍。社会市民的安全感逐年上升,上海已被誉为“中国最安全的城市”之一。(1)根据政府的有关理论,分析材料一。(10分)(2) 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政治道理?(5分)
材料一 进入新世纪,在新技术革命的作用下,生产力的国际化与专业化协作的程度越来越高,跨国公司加速发展。据统计,全球外汇市场每天交易额已达到1.7万亿美元。材料二 据世界银行统计的数字显示,如果按人均GDP水平把全世界的国家分成5等份,人均GDP水平属于最高的20%的国家与人均GDP水平属于最低的20%的国家之间的差距,1987年是57倍,1997年扩大为92倍。尤其令人忧虑的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差距更为悬殊,“数字鸿沟”在不断加大。“新经济”至今只是一种“富国现象”,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信息贫困”之中。材料三 “和谐世界”是中国领导人在新形势下对国际关系理想状态的高度概括,各国和谐相处是和谐世界最基本、最核心的内涵,是和平共处概念的新发展。2010年12月27日,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在美东国际大剧院隆重就举行了以“和谐发展”为主题中外师生新年联欢会,共有近270名中外师生员工欢聚一堂,共迎新年。联欢会展示了中外师生的才艺,又促进了师生间的心灵交流,使得每个参与者都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请你为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指明方向。(2)结合材料三,有人认为:建设和谐世界,就是要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对此你是如何评析的?并结合材料谈谈如何进行文化交流?
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某校高三同学在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网上讨论。材料一 【幸福蓝图】网友[理想很近]认为,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是人民的期待,而让全体公民分享发展的成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进步。“十二五规划”此次提出的:“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两个同步”意义非常重大。(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就实现“两个同步”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发表你的看法。材料二 【文化色彩】网友[小包子]发表言论说:适 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党和国家制定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经过改革,理顺了文化事业单位内部各种人事关系和运行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文化产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近年来电影产业迅速发展,文化产品丰富,比如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影响全国观众的“红色”影片《建国大业》和注入了许多新鲜娱乐元素的“娱乐片”电影《让子弹飞》,都吸引了众多眼球。(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中体现的哲学道理。如果你是电影制片人,你打算选择哪一类影片进行制作,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你的理由。(4分)材料三 【农民声音】网友[我爸是农民]说:“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接到城里读书”是很多生活在基层的农民的迫切希望,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稀缺,促使农村生源涌向城市,加剧了城市教育资源的紧张,也使教育发展更加不均衡。当前,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而走在城市与农村边缘的农民工,面临着整体收入偏低、工作稳定性差、劳动合同不规范、社会保障水平偏低、职业安全隐患较多等处境。(3)请结合材料三,运用哲学知识,说明政府应该怎样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应对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并请运用政治常识知识,从依法治国的角度,结合材料谈谈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应当怎样维护农民这一群体的发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