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
举办国家/城市 |
主题 |
1933年 |
美国/芝加哥 |
一个世纪的进步 |
1935年 |
比利时/布鲁塞尔 |
通过竞争获取和平 |
1937年 |
法国/巴黎 |
现代世界的艺术和技术 |
1939年 |
美国/纽约 |
明日新世界 |
1958年 |
比利时/布鲁塞尔 |
科学、文明和人性 |
1962年 |
美国/西雅图 |
太空时代的人类 |
1964年 |
美国/纽约 |
通过理解走向和平 |
1967年 |
加拿大/蒙特利尔 |
人类与世界 |
1968年 |
美国/圣安东尼奥 |
美洲大陆的文化交流 |
1970年 |
日本/大阪 |
人类的进步与和谐 |
1974年 |
美国/斯波坎 |
无污染的进步 |
材料二: 郑观应在1894年出版的《盛世危言》中大胆提出在中国办世博会的主张。他认为“故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上海为中西总汇,江海要冲,轮电往返,声闻不隔。”1902年11月梁启超开始发表《新中国未来记》,这是中国早期的未来小说。小说写道:“那时我国民决议在上海地方开设大博览会,这博览会却不同寻常,不特陈设商务、工艺诸物品而已,乃至各种学问、宗教皆以此时开联合大会。”1910年,上海人陆士谔在幻想小说《新中国》里,神奇地预言了上海世博会:万国博览会在上海浦东举行,为方便市民参观,上海滩建成了浦东大铁桥和越江隧道,还造了地铁,租界的治外法权已经收回,汉语成了世界通用的流行语言……百年前的中国知识分子不约而同预言上海将办世博会,其细节之精准、想象之瑰丽令人叹服。
2002年12月3日,中国在申办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时,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曾这样感叹——“今天,世界诞生了一个伟大的希望”。
(3)根据材料一指出世博会曾在哪一时段停开并分析其原因。据材料一分析召开世博会需要哪些条件?材料一反映了哪些时代特征?(以任意2届世博会为例)
(4)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郑观应、梁启超、陆士谔等近代人物为什么纷纷将中国召开世博会的地点选在上海。结合材料一,指出世博会在上海召开有怎样的划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