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语文
  • 题型 现代文阅读
  • 难度 中等
  • 浏览 1143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感恩节的“上帝”
上善若水
14岁那年,杜鹏和父母一起来到美国,他们住在蒙大拿州在地图上难以找到的小镇桑克兰。
在学校里,转学半年的杜鹏简直像是空气,没人和他交流,没人和他做朋友。爸爸问杜鹏:“难道没人对你感到好奇,愿意跟你说话吗?好奇心很强的美国人不对镇上唯一的中国孩子感兴趣是不大可能的。”
杜鹏脸上闪过一丝犹豫,低着头低声说:“有,但我感觉他们是在嘲弄我。我不想和他们说话。”
郁闷和压抑一直持续到了那年的感恩节。在桑克兰镇上,感恩节里的信徒们需要一个人来扮演“受气包”的角色。按照镇长劳克的说法,这个人必须身穿单薄的衣服,到镇子上每户人家去“乞讨”一些东西,然后对他们说感谢的话,哪怕遭受到拳打脚踢和冷言冷语。
镇子上的人选出的是杜鹏的爸爸。杜鹏反对爸爸这么做,他认为这样会让镇子上的人更看不起他们,这是对自己一家的侮辱。可爸爸拍了拍杜鹏的肩膀,对他说:“放心吧,爸爸一定会在那天让大家满意的。”
这注定是一个让杜鹏难以忘记的感恩节。清晨,爸爸就穿着破旧、单薄的衣服出了门。杜鹏原本想躲在家里,他不愿看到爸爸被人指责或侮辱的场面,可妈妈却要他跟在爸爸身后——她怕有人伤害爸爸。
这个约定俗成的规矩有些暴力。几乎每家的大人都要指责爸爸几句,然后向他挥舞着拳头。拳头打在爸爸身上,却疼在杜鹏心里。他觉得每个家庭的人都在嘲笑着爸爸和自己,他们会想:“看,这两个从中国来的傻瓜多么傻,被我们愚弄了!”
杜鹏甚至觉得自己和爸爸比乞丐还没有尊严。他对爸爸说:“也许镇子上根本就没这个风俗,他们就是想找个借口侮辱我们。”爸爸却摇着头说:“不会。”
一个街区走下来,杜鹏默默地数着爸爸挨过的拳头,57户居民一共打了爸爸132下。终于走完了最后一家,杜鹏连忙上前,拉着爸爸就走,他的目光里充满了怨恨和愤怒。
爸爸笑笑说:“儿子,别生气。这是别人的风俗,我们入乡就得随俗。”杜鹏跺了跺脚,他头一次感到爸爸笑得这么卑贱,整整一天他都不愿和爸爸说话。
夜幕降临,杜鹏家的门铃忽然响了起来。他打开门,看到镇子上所有居民都站在自己家门前。他们微笑着,脸上洋溢着快乐,每个人手里都拿着感恩节的礼物。镇长劳克抬高嗓门大喊着:“我们的上帝,我们要感谢你!感谢你今天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屋子里到处堆满了礼物,镇子上的居民一一和杜鹏家人拥抱。杜鹏有些不习惯这样的转变,短短的时间里镇子上的居民怎么完全变了一个样子。
劳克对杜鹏一家解释说:“这是我们镇上的传统,在感恩节这天为了让所有人虔诚地感恩,我们会选出一个人来让大家发泄自己的怒气和怨气。我们一般选择新来的邻居,因为他们不知道我们晚上还会对他进行感谢。这个人是感恩节里的上帝,也是最有资格被崇敬的人!”
杜鹏默默地看了爸爸一眼,笑了笑,眼睛里满是骄傲。镇子上的人在杜鹏家开起了感恩节派对。鼎沸的人声里,杜鹏低声对爸爸说:“我想我懂得了些什么,我很快就会有很多朋友了”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金故事》,有删改)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叙事简洁,主旨深邃,表达了作者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人际关系的思考,对宽容和谐的处世之风的赞扬。
B.杜鹏“眼睛里满是骄傲”是因为他觉得爸爸的所作所为终于取得小镇居民的信任,得到了应有的回报,给他攒足了面子。
C.杜鹏在学校里没人与他交流,固然有当地人欺生的因素,主要原因是自我压抑,怕同学看不起,不肯主动与人交流。
D.小镇居民对他们选取的“受气包”,先是打骂后是感谢,这个突转,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是小说情节发展的关键所在。

E.杜鹏爸爸之所以愿意当“受气包”,是因为他城府深沉,早已了解小镇的风俗,只是不揭穿而已。
“误会法”是小说创作常用的方法,这篇小说有几重误会?请分点概括。
你是否觉得杜鹏爸爸这个“受气包”是最有资格被崇敬的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感恩节的上帝上善若水14岁那年,杜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