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1984~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的折线统计图。
读“我国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虎山与桥梁(A)的相对高度约为( )A.450米 B.650米 C.750米 D.850米(2)图中白水河的流向为 (3)简述图示地区地势的基本特征。(4)分析B、C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5)试分析乙村比甲村多地质灾害(泥石流),多雾(深秋的清晨)的原因。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所示山脉的走向是 。(2)甲河下游经常断流,分析其主要原因可能是?(3)乙地区荒漠化较严重,试分析其主要原因(4)图中城镇当初形成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该地区冬春季城市大气污染较严重,试分析主要原因。
读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某市(图甲)以古城为基础,合并周边城镇,新建成东部新加坡工业园和西部高新园两大新城区,发展成为面积130多平方千米,人口达221万的特大型城市。新加坡工业园区地处旧城东面景色秀丽的金鸡湖畔,逐渐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生物制药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和工业地域。甲材料2:图乙为杭州湾跨海大桥及周边地区示意图。说出影响图甲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主要因素。乙1.在图甲城市①②③④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试分析其原因。2.材料2图乙中的城市等级有________级,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有什么差异?
下表是我国某科研机构于1995年对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的预计,据此回答有关问题。对我国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的预计(1995年)
(1)比较我国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地区的环境承载力有何差异?(2)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能否向西部地区进行大量的人口迁入,试从人口合理容量角度加以说明。
下图甲为一漫画图,图乙为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甲漫画反映出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长大以后问题就更明显了”表现在哪些方面?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解决此问题。(2)结合图乙,试分析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