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下面问题。(8分)待储光羲不至王维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注:要欲:好像。 了自:已经明了。 空复情:自多情。(1)细读全诗,诗人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2)本诗紧扣“待”,描写了哪些诗人等待客人的情景? (3)诗的颈联写景,有什么作用?请简析。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问题。邯郸道上清·宋荦邯郸道上起秋声,古木荒祠野潦清。多少往来名利客,满身尘土拜卢生。注:唐《枕中记》载,少年卢生在邯郸客店中自叹穷困,却在梦中享尽荣华富贵。及醒,店主所蒸黄粱尚未熟。后人称此为“邯郸梦”或“黄粱一梦”。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氛围?简析本诗结尾句所使用的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看法?
阅读下面这首宋代僧人文兆的诗歌,并回答问题。宿西山精舍文兆西山乘兴宿,静兴寂寥心。一径松衫老,三更雨雪深。草堂僧语息,云阁磬声沉。未遂长栖此,双峰晓待寻。第二句的“兴”字,《瀛奎律髓刊误》本作“称”。试分析诗歌首联的作用。诗歌颔联和颈联是围绕首联哪个词描写的?这四句诗的描写角度又是怎样的?请予以分析。
阅读下面的宋词,按照要求回答问题。南乡子·送述古苏轼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注】述古,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陈襄,字述古。本词中的“亭亭”和“荧荧”两词极富韵味。请任选一个,结合诗句简要赏析。请从“情”和“景”的关系角度,赏析词的下阕。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钓船归贺铸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简析首句中“净”字的表达效果。探究本词抒发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