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1985年苏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还落后于亚洲、拉丁美洲一些国家。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欧洲第5位下降到80年代的世界第88位。造成这一局面的因素包括①改革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有限 ②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③控制消费,强调高积累 ④长期与美国争霸、竞赛
清末以来,美国形象在中国教科书中所发生的变化和教科书对美国历史的解释,反映了近百年中国的美国研究及中国人认识美国的历程,以下哪一项反映的是民国初年中国人心中的美国形象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的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这对莫斯科来说存属异端邪说,但毛自行其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政府。”结合所学知识,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①毛泽东脱离了第三国际的领导 ②新的革命策略指的是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实行工农武装割据③新的革命策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情的结合④新的革命策略没有遵守马克思主义优良传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丘吉尔曾经说“和平是恐怖(编者注:指核武器)生出来的健壮的孩子”。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的成功标志着: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