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注:①这首诗写于宋仁宗二年(1050)自临川赴钱塘(今浙江杭州)途宿驿中;②漏:漏壶,古时计时器。(1)诗的结尾写蝉声嘈杂,诗人心情烦乱。诗人为什么心“乱”?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从全诗看,诗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来抒发自己情感?请略加分析。
阅读陈子昂《送魏大从军》诗,回答问题。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这首诗对边塞环境描写有什么特色?起了什么作用?诗的主题又是什么?请做简要的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外国诗歌,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帆(俄国)莱蒙托夫在那大海上淡蓝色的云雾里有一片孤帆儿在闪耀着白光!……它寻求什么,在遥远的异乡?它抛下什么,在可爱的故乡?……波涛在汹涌——海风在呼啸,桅杆在弓起了腰轧轧地作响……唉!它不是在寻求什么幸福,也不是逃避幸福而奔向他方!下面是比蓝天还清澄的碧波,上面是金黄色的灿烂的阳光……而它,不安的,在祈求风暴,仿佛是在风暴中才有着安祥!(1)从全诗来看,呼唤风暴的孤帆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性格?(2)如何理解诗歌的最后两句?
阅读毛泽东一首七绝,完成后面的题目。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1)人们一直对诗中的“劲”字备加赞赏,请分析为什么。(2)诗的结尾句“无限风光在险峰”蕴含了丰富的哲理,请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边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21-22题。[双调]折桂令•中秋 张养浩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21、这首诗通过对澄彻的月光的描写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答: 22、这首元曲重点写的是中秋夜的月光,请说出作者运用的两种描写方法并作简要分析。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