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备得任其职焉。——《史记·陈丞相世家》材料二 唐三省六部分工图材料三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钱穆《国史新论》(1)据材料一,概括丞相的地位并分析其弊端。(4分)(2)三省六部制标志着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的成熟,据材料二加以说明。(4分) (3)结合有关史实说明材料三的观点。(6分)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一个极其艰难的发展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织所成,或纱或布,侵晨之市,易木棉以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旦复持以易,无顷刻闲。……田家收获输官偿债外,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 ——天启《海盐县图经》卷四《方域篇》。 材料二 从60 年代开始,清政府……先后创办了一些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较著名的有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大冶铁矿等等。 ——《中国全史》 材料三 从民国二十四年七月到二十五年六月,全国工业生产总增长率达40%。许多企业大获利润,如大中华火柴公司,民国二十三年、二十四年连续亏损,二十五年扭亏为盈,盈利84 万元。 ——《中国全史》 请回答: (1)中国古代农村的主要生产方式是什么?据材料一,指出明代生产方式出现怎样的新变化? (2)材料二描述的是近代中国的哪一件事?这些企业的创办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 (3)据材料三,说明哪些因素推动了经济增长?这一经济增长趋势未能延续的原因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说明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 材料二 仲舒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 ,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宫便殿奏礼》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 李贽《藏书卷》 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出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并分析原因。 (2)概括材料三、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宋明理学各有哪些代表人物?明末清初三位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有何贡献?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设立 20 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 ……全国划为 41 县,所有的县级官吏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命调职。 ……凡是从事“本业”而使粮食布帛增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 利”者,以及虽从事“本业”而因懒惰破产者,全家没入官府为奴。材料二 商君能令政必行。材料三 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有一人徙之,《史记· 商君列传》: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王安石诗: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涉及到哪些方面的问题?各是如何规定的?(2)从材料二、三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保证新法顺利推行的?(3)从三则材料可以看出商鞅个人的哪些品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利,既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只大盾,不让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梭伦 材料二 梭伦制定的四大财产等级及其权利分配 500斗级 拥有年产500斗(一斗相当于38千克)农产品的地产(这个产量足够提供15个家庭一年所需的基本口粮)的公民,享有选举、充任包括执政官在内的各级国家职官的资格 骑士级 有能力提供马匹和武器装备,并担任骑兵的公民。跻身该等级年收入必须达300—500斗。享有除司库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双牛级 拥有两头耕牛,其财力可达到自备盔甲、担任重武器装备步兵的公民,大约需要年收入200—300斗农产品。享有除执政官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雇工级 泛指受雇于他人的公民。他们年收入不到200斗。不能担任任何公职,但可参加公民大会和作为陪审员参与司法活动 请回答: (1)梭伦调解社会矛盾的主要指导思想是什么?材料二是梭伦改革的哪一项具体措施? (2)综合材料一、二,分析说明“公平”的实质是什么?由此分析说明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说明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作用。
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中共洛川会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1937年) 材料二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摘编自《中国抗日战争史》等 材料三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1945年) (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原因。 (3)驳斥材料三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并依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