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听筝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 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写的就是诗人在凝神细听。那么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请作简要分析。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野泊对月有感①周莘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②病客情。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欲问行朝③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 ②逋逃,此处意为逃避战乱。③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诗的颔联是怎样描写“野泊”所见之景的?请简要分析。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鹧鸪天 代人赋①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试题。含山店梦觉作 韦庄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宿渔家 郭震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详。(1)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2)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利 州①汪元量②云栈遥遥马不前,风吹红树带青烟。城因兵破悭歌舞,民为官差失井田。岩谷搜罗追猎户,江湖刻剥及渔船。酒边父老犹能说:“五十年前好四川!”①利州:今四川广元。②汪元量:宋末元初诗人。该诗首联第二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结合全诗内容,谈谈“五十年前好四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画菊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注】郑思肖(1241—1318),南宋故臣,诗人、画家。南宋灭亡后隐居吴下,坐卧不肯向北。(1)诗人抓住了菊花的哪些特点来刻画菊花形象的?(2)全诗采用了什么手法?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