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两物体在水平面上相向运动,其中物体A的质量为mA="4" kg,两球发生相互作用前后的运动情况如图16-3-6所示,则由图可知,B物体的质量为mB=_________kg.图16-3-6
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________不变,用钩码重力作为小车所受的拉力。(2)如图(b)是某次实验打出的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电源的频率为50Hz。从纸带上测出x1 =3.20cm,x2 = 4.56cm,x5 =8.42cm,x6=9.70cm。则木块加速度大小=_____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3)通过改变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与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象。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图线,如图(c)所示。图线_____ _ (选填“①”或“②”)是在轨道水平的情况下得到的。(4)随着钩码的数量增大到一定程度,图(c)中的图线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利用光电门可以测量运动物体挡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因为挡光片较窄,所以可看做测量的是瞬时速度。为了测量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将宽度均为b的挡光片A、B固定在小车上,如右图所示。(1)当小车匀变速经过光电门时,测得A、B先后挡光的时间分别为Δt1和Δt2,A、B开始挡光时刻的时间间隔为t,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2)(单选题)实验中,若挡光片的宽度b较大,用上述方法测得的加速度与真实值间会有一定的差距,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则测量值大于真实值;若小车做匀减速运动,则测量值小于真实值B.若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则测量值小于真实值;若小车做匀减速运动,则测量值大于真实值C.无论小车做匀加速运动还是做匀减速运动,测量值均大于真实值D.无论小车做匀加速运动还是做匀减速运动,测量值均小于真实值
某同学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1)该同学开始实验时情形如图所示,接通电源释放纸带。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的地方:(i) ;(ii) 。(2)如果运用=mgh进行验证,要求纸带上打第一个点时物体速度等于______。(3)若实验中所用重物的质量m=1 kg,正确操作后得到纸带如图所示,(各计数点距O点距离已标出)打点时间间隔为0.02 s,则记录B点时,重物速度vB=________,由此算出重物动能记为Ek。从开始点O至B点时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量是__________(结果均保留二位有效数字),计算后进行验证。(4)根据纸带算出相关各点的速度v,量出下落距离h,则以为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的图象应是下图中的 ( )
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合力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如下图,图中小车是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至速度最大,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之后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1)为保证各次拉力做功大小与第一次成整数倍关系,除了橡皮筋规格要求一样外,每次实验中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2)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B.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C.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D.小车已过两个铁钉的连线(3)实验中“平衡摩擦力”这个操作的目的是______A、使摩擦力消失 B、使小车合力等于橡皮筋拉力 C、增大小车速度
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滑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实验步骤如下:a.安装好实验器材。b.释放滑块,使滑块沿水平桌面运动,位移传感器每隔0.1s给出一次滑块与位移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该同学取出一部分数据,并将第一组数据做为记时零点,如下表所示。
c.该同学判断出滑块沿水平桌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分别计算出滑块在0.1s内、0.2s内、0.3s内……的位移x。e.分别计算出位移x与对应时间t的比值。f.以为纵坐标、t为横坐标,标出与对应时间t的坐标点,画出-t图线。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根据实验数据,可知t=0时滑块与位移传感器之间的距离d=________m。(2)该同学在图2中标出了除t=0.4s时的各个坐标点,请你在该图中标出t=0.4s时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t图线。(3)根据-t图线可求出滑块的加速度a=________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4)若将-t图线延长,发现图线与轴有一交点,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