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技术专家认为,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相比,“富煤、贫油、少气”的现实,决定了我国在未来30年至50年内,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在这种情况下,“煤变油”技术的利用及推广被提上日程。日前,世界上唯一拥有商业规模煤制油工厂的南非沙索公司与我国神华集团合作,利用其世界领先的煤炭液化工艺,开始了在陕西榆林和宁夏宁东投资两座煤制油工厂的可行性研究。
所谓“煤变油”,是指以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学加工过程,生产油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一项技术。煤炭是一种碳含量高,但氢含量只有5%的固体。与液体燃料相比,煤炭也不便于处理和运输。除此考虑之外,“煤变油”技术更重要的是为了解决煤多油少的结构性缺点。利用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通过新型的煤液化工艺技术,加快煤制油产业化,不仅有利于中国煤炭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也有利于缓解我国石油供需矛盾,保障国家的能源供应安全。
“煤变油”是上世纪20年代德国的两位科学家发明的。由于石油危机等因素的影响,美、日、苏、荷兰等国都加入了煤炭液化新技术的研究行列。但因这些发达国家煤价过高,劳动成本又十分昂贵,虽然取得技术上的进步,却难以提升至产业化日程,致使“煤变油”丧失市场。
我国的煤制油技术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近年来,中国先后引进了德国、美国和日本的煤炭液化技术,进行了建设煤炭液化示范厂的可行性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没有使用煤间接液化技术生产石油的现代工业化经验。
以我国目前掌握的“煤变油”技术,完全有能力进行自主开发。但是,其解决方案及技术推广从摸索形成到正式投入商业运作可能需要数年之久。这让众多拥有“煤变油”技术的国外企业得到了机会。今年7月,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宣布利用其煤炭间接液化核心技术,与我国最大能源企业之一——神华集团合作,在神华的宁夏宁东煤炭基地共同研究建设一座日产油品及化工品7万桶的煤炭间接液化工厂。
诚然,高昂的技术转让费和巨大的前期投入曾使得各国企业对“煤变油”项目持审慎态度。一般来说,一家世界级的间接煤液化工厂每年需要1500万-1900万吨煤来生产约450万吨柴油、石脑油及液化石油气。英才如此规模的煤制油工厂建设成本将在400亿元到500亿元人民币之间。但据神华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煤液化除了能满足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需求,同时将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据介绍,在煤变油效益的估量上,主要参考欧佩克23美元至28美元一桶的石油指导价格。以23美元测算,回报率在11%左右。目前石油价格在60美元左右一桶,照此标准计算,“煤变油”项目就更有竞争力。此外,在还贷、税收、地方能源供应方面给我国带来的可量化的收益将相当于投入的1.3倍。
下列关于“煤变油”技术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煤变油”技术是将碳含量高、氢含量低的固体变为液体的一项技术。 |
B.“煤变油”技术就是将煤变成油的技术。 |
C.以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学加工过程,生产油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技术叫“煤变油” 技术。 |
D.上世纪20年代德国的两位科学家发明的一项新型的煤液化工艺技术叫“煤变油” |
技术。
下列关于“煤变油”技术的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煤变油”技术研究是为了解决煤多油少的结构性缺点,在短期内会使我国能源结 构发生根本性改变。 |
B.“煤变油”技术的利用有利于我国煤炭产业结构的调整,缓解我国石油供需矛盾, 保障国家的能源供应安全。 |
C.煤油化能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其收益将相当于投入的1.3倍。 |
D.“煤变油”项目在今天更有竞争力,在煤变油效益的估量上,回报率远远超过11%。 |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目前世界上只有南非拥有商业规模煤制油工厂,我国还没有实质性的工业化生产。 |
B.因为“煤变油”丧失了市场,所以人们对“煤变油”的研究只是停留在技术上。 |
C.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将与我国神华集团合作,共同研究建设煤炭间接液化工厂。 |
D.尽管各国企业对“煤变油”项目持审慎态度,但“煤变油”技术的前景广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