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怀化学院学生洪战辉,从十二岁起,十几年如一日,一边坚持读书,一边照顾患精神病的父亲,抚养年幼的弟弟和捡来的妹妹,以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脊梁。他面对困境,顽强坚持,不言放弃。他说:“一个人只要精神不倒,就没有什么能难倒;只要脊梁不弯,就没有什么扛不起的山”,“人最可怕的不是没有钱,而是缺精神”。又说“我会坚持,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责任,不但对自己,对家庭,还有对社会”。他被评选为“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被授予“全国自立自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你的人生启示。
材料一:房价越涨越高,让人感慨活着不易。但如今死后的“住处”似乎也难倒了活人。随着墓位资源越来越稀缺,深圳一个墓位的价格已从10年前的3万元一路飙升至如今的20余万元,相差近7倍。而近年物价上涨,墓位及其“配套费用”也水涨船高,一个3平方米左右的墓位平均价格比一年前至少贵了1万多元,其涨幅与深圳不断飙高的房价相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材料二:清明期间,墓地使用年限、天价墓、殡仪公司上医院抢“生意”等,成为社会焦点。这对殡葬业的服务规范,是一种“提醒”。 日前,民政部部署了殡葬业的行风建设月活动,要求殡葬改革出亮点、上台阶。如何引导和规范殡葬服务,使其符合时代新风尚,让逝者安息,生者更加满意,这是对相关政府部门执政能力的一大考验。(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观点思考民政部门为什么必须“让逝者安息,生者满意”?(4分)(2)结合以上材料,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分析如何解决“青山白化”和“殡葬乱象”?(8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名人故里"之争,甚至有炒作负面历史人物、制造假文物等现象。针对这些假文化之名,争经济利益之实的行为,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叫停。 材料二: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当前,我国正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并把振兴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截至2010年上半年,全国大多数经营性文化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据此,有人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行政主管部门发文"叫停"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从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出发,简评"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的观点。 (3)结合材料二,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谈谈你对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社科院人口专家认为,中国正面临一个劳动力从过剩到短缺的转折点--"刘易斯拐点",劳动力的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在2010年至2015年处于峰值,随后将不断下降,中国经济享受人口红利的时代即将过去。 材料二: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目前面临着生产要素成本攀升、低附加值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原有竞争优势日趋弱化的挑战。如果不能实质性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有可能陷入经济学家所说的"中等收入陷阱",即当一国或地区收入达到中等水平时,各类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生产的比较优势减少,经济增长因缺乏新的动力而速度下降或长期停滞。 材料三:"十二五"时期是我过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 (1)结合材料一,分析"刘易斯拐点"可能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你为广东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提出建议。 (3)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简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有利和不利国际形势。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指出?"如果财政部把用过的瓶子塞满钞票。而把塞满钞票的瓶子放在已开采过的矿井中,然后,用城市垃圾把矿井填平。并用听任私有企业根据自由放任的原则把钞票再挖掘出来,那么,失业问题便不存在,而且受到由此而造成的反响的推动下,社会的实际收入和资本财富很可能要比吸纳在多出很多。……挖窟窿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1)概括上述材料所揭示的理论观点,并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2)凯恩斯在上述材料中的观点对当前我国经济实践有什么启示?
2011年博鳌会亚洲论坛年会的主题是"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的演出。他指出,亚洲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经济结构性矛盾、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存在,如何处理好发展问题依然摆在亚洲人民面前。 会议还探讨了"包容性发展"的内涵和具体策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呼吁亚太地区的国家要加入到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巴西总统罗塞芙主张各国应创造条件实现经济增长和包容性发展,南非总统祖马提出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合作、共赢机遇和挑战等。 (1)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视角阐释"包容性发展"的内涵。 (2)"包容性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个道理?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